第4版:文化交流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要闻

第3版
环球综合
  标题导航
“我总是期待,尽享中国的美丽”
胡加博士采访札记




 中国文化报 >  2012-05-07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胡加博士采访札记

    本报记者  张小兰

    在遥远的阿拉伯半岛、美丽的波斯湾畔,有一个“幸福的沙漠”之国——沙特阿拉伯。今年3月底,记者随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兼中国文化报社社长刘承萱率领的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代表团访问了沙特,沙特文化新闻大臣胡加博士接见了代表团全体成员并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作为代表团的女性成员,记者在沙特逗留期间,按照当地的宗教习俗,穿起了黑色的长袍,披上了黑色的头巾,感受了充满异域风情的文化。毋庸置疑,这次相当特别的采访活动,以及此次的沙特阿拉伯之行,在记者的职业生涯中留下了深刻和难忘的印象,也是一次极为不同寻常的文化体验。

    “谈到中国,我永不会厌倦!”3月31日,当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代表团在中国驻沙特文化专员刘德山等人的陪同之下,如约来到了沙特文化新闻部,会见沙特文化新闻大臣胡加博士时,这位著名诗人也是沙特高级文化官员,用极为坚定的语气这样告诉我们。

    如同在沙特各处所见,这里的男性工作人员都穿着白色的阿拉伯长袍,没有见到女性工作人员。大臣和副大臣的办公室十分宽大和雅致,古香古色的家具,民族风情的装饰,使室内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

    面容慈祥、身体微胖的胡加博士对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情感真切,溢于言表。后来得知,这位年近七旬的长者是在刚刚做完手术、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出来亲切会见我们的。而且,他的谈兴很高,与刘承萱董事长彼此相谈甚欢,会见和采访的时间比预定的时间延长了很多。听胡加大臣的谈话,像听他在朗诵一首诗,抑扬顿挫,若有所思。这次我们的沙特之行,作为中国文化部派出的文化外交官,担任翻译的刘德山可是真没少操心。当然,在他的身后是中国驻沙特大使李成文先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李大使专门会见了刘承萱董事长一行,向我们介绍了中沙关系的基本情况。中国使馆还特地宴请了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代表团。在我们的签证办理由于种种原因遇到棘手困难的时候,作为访问邀请方的沙特文化新闻部、特别是副大臣萨利迈,也为我们的顺利成行付出了积极不懈的努力。

    众所周知,伊斯兰圣地麦加位于沙特,信仰伊斯兰教的胡加博士有幸就出生在麦加。他的人生有着颇为丰富的阅历——1970年获得伯明翰大学化学博士学位后,他回国出任麦加教育学院教授、院长,曾担任过新闻事务副大臣,海湾电视台代台长,沙特驻土耳其、苏联、摩洛哥和黎巴嫩大使,并在伊斯兰广播组织执委会、伊斯兰新闻社执委会等委员会和新闻会议担任过领导职务,还曾经出版过化学与机械方面的科学论著,出版过10余本精彩的诗集。2009年2月14日,在沙特国王任命他为文化新闻大臣之后,胡加开始着力积极推动沙中文化交流,为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沙特在阿拉伯世界中率先提出中阿文明对话,2010年派艺术团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阿拉伯艺术节,在中国举办了“沙特文化周”,并且积极参加了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的文化活动。

    胡加大臣对刘承萱真挚地表示,很多沙特人都非常渴望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艺术。沙中文化交流好比是一座加强两国关系、增进两国人民之间了解和相互信任的桥梁。中国有灿烂丰富的文化,其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文化风貌,应该让更多的沙特人了解更丰富的中国文化,不要仅仅局限在某个局部或者艺术形式,而应该更全面和多角度地将中国文化介绍给沙特人民。他说,2013年中国将担任沙特“杰纳地利亚国家民族文化遗产节”主宾国,使沙特乃至整个阿拉伯地区的人民有机会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和艺术,对此他抱有很高的期待。

    当然,大臣对作为中国文化艺术思想宣传领域里的权威媒体的《中国文化报》也提出了自己的期望,他希望我们能够尽量多地向中国人介绍沙特的文化,多做中沙文化交流的工作。

    大臣还津津有味地听刘承萱介绍了中国的文化发展情况。刘承萱对大臣说,中国和阿拉伯世界早在唐代就开始了友好交往,漫长的丝绸之路留下了许多阿拉伯人的脚印。阿拉伯商人把阿拉伯文化带到了中国,阿拉伯文化对中国文化也有很大的影响。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应该向先人们学习,义不容辞地当好中沙两国友好交流的使者。

    胡加说,中国和中国文化永远都是令他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怎么谈论都不会厌倦。他请刘承萱转达对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的问候,期待着今年自己对中国的访问和与蔡武部长的会晤,也期待着中国作为主宾国,明年在沙特“杰纳地利亚国家民族文化遗产节”上有精彩丰富的展示和亮相。

    陪同这次会见和采访的副大臣萨利迈先生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高大、友善、随和、善解人意。回到北京,记者收到他发来的热情洋溢的信件和一组沙特在中国举办文化活动的资料照片。他说,那些在中国举办的文化活动都很成功,令人回味无穷,可以配合大臣的专访一起发表在《中国文化报》上。

    从我们下飞机开始就一直陪同我们的沙特文化新闻部的礼宾接待官阿卜杜拉也参加了会见。他热情、礼貌、周到,令人感动的是他永远准时,这在生活很悠闲、时间概念并不很强的沙特,实在是不可多得和弥足宝贵的事情。

    会见结束后,胡加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