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公共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参考
  标题导航
文化架桥 让农民工融入城市
进一步增强农民工
文化建设的责任感
他们也该有同样的文化权利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2-05-3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们也该有同样的文化权利

    编者按:日前,全国农民工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浙江东阳召开,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等6家单位的代表在会上介绍了他们在开展农民工文化服务方面的经验,本报特摘选其中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李建军(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副主任):

    在现代信息社会,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丰富知识、掌握技能、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农民工朋友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也不例外。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站上开设面向农民工朋友的 “进城务工”专栏是共享工程向农民工提供数字文化服务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整合了家政物业、建筑装修、营销技能、美容保健等务工培训和实用技能以及法律维权方面的视频资源,供农民工朋友网上浏览,同时通过光盘、卫星投包等方式发至各省级分中心,供各地开展农民工实用技术培训。

    在重要纪念日和节庆假日策划开展惠民服务活动,是文化共享工程启动以来已形成的优良传统。10年来,我们面向农民工策划组织了一系列数字文化服务,针对各地实际情况和特点,利用网络、卫星、移动存储等传播渠道,以及公共电子阅览室、移动播放器等文化共享工程设施设备,通过多样的服务形式,让农民工朋友享受数字文化服务,累计提供数字文化视频资源800小时,约1200部(集),受益人次超过1600万。

    李利(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党委副书记):

    北京市朝阳区早在2004年就在北京市率先推出了“民工影院”这一特色品牌,在朝阳区文化馆进行了电影放映。为进一步扩大“民工影院”的服务辐射范围,针对那些路途较远的、或因赶工期无法进电影院的农民工,文化馆又充分利用朝阳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的片库资源,整理了1000余部影片拷贝,派遣流动放映队将好看的电影输送到各乡村工地。目前,朝阳区已拥有43支流动放映队和103家农村固定影厅,并培养了约200余人的放映队伍。

    为弥补基层放映队伍的不足,文化馆又组织了农民工放映员培训班,由专业放映师传授他们放映技术,使他们在掌握一技之长的同时,也补充了放映队伍的力量。为进一步丰富“民工影院”的内容和形式,在每次放映活动前,均有从农民工中选拔出的“文艺宣传队”为大家表演自编自演的小节目。为挖掘农民工群体中的艺术人才,文化馆还专门举办了“外来务工歌手大赛”和有关艺术培训班,培养并逐步加强农民工对文化的兴趣,鼓励、扶植农民工自办业余文化宣传团队,到“民工影院”为其他民工兄弟们演出。

    梁燕玲(广东省东莞市文化馆馆长):

    东莞市常住人口822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181万,外来常住人口为600多万,农民工已经成为东莞人群的结构主体。自2004年以来,东莞市设立了每年500万元的文学艺术创作和文学艺术奖励专项资金,制定并依据相关管理办法,让所有新莞人作者与本地作者享有同等的受扶持、奖励的权利。一方面,扶持创作发表,对新莞人计划创作的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艺术创作项目,尽量提供良好的创作条件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奖励竞赛获奖,如2010年,市政府对获鲁迅文学奖的“打工文学”代表王十月、获第八届优秀儿童文学奖的新莞人作家曾小春分别奖励20万元。

    东莞着重抓好人才的培育环节,力争形成新莞人文艺人才集聚效应,打造一支有影响力的“文艺莞军”。一方面,加大培训力度,培养新莞人文艺人才。另一方面,策划举办活动,锻造新莞人文艺才能。组织开展全市打工歌曲征集比赛、新莞人才艺大赛等能反映新莞人生活的各类文艺竞赛活动;举办“千场演出”进村(社区)、进企业活动,积极鼓励具有文艺专长的新莞人参与演出,为新莞人文艺爱好者开阔眼界、提升自我和展示才华提供平台。

    徐建华(浙江省东阳市委书记):

    东阳市把农民工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作为保障农民工权益、满足农民工文化需求的重要抓手,统筹安排农民工文化活动中心。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重点考虑三个条件、注重三个结合。三个条件:一是农民工租住聚集地;二是有较强意愿和管理能力的村(居);三是有认真负责的优秀管理员候选人。三个结合:一是做到与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如发挥“影视文化名城”优势,在横店成立演员公会;利用东阳丰富的地方特色文化,建立“百姓文化茶坊”,表演道情、花鼓等文化节目。二是做到与公共服务平台相结合。在农民工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中,进一步整合市、镇、村的文化阵地资源,使每个活动中心包含若干个文化广场、文化夜市、俱乐部、职工之家等。三是做到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抓住企业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的机遇,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建设农民工文化活动中心。

    张慧(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关上中心区社区居委会主任):

    昆明市官渡区关上中心区社区在探索农民工文化建设工作中,引入社团服务管理理念,通过建章立制,把辖区内20家具有文化特色、文化资源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餐饮企业等整合起来,成立了文化沟通协会,协会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各种交流座谈会、文体联谊会、体育友谊比赛、红歌大家一起唱等活动,活动辐射到广场、小区、企业等多种场所,打破了社区文化建设中邻里之间的“围墙”和“隔阂”,增强了农民工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在文化沟通协会的组织引领下,社区将俏云南圆街宴餐厅打造成为农民工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建立农民工子女教育基地和农民工子女艺术教育培训点,举办社区“大家乐”群众文化广场活动,并充分发挥社区农民工中的文化能人和文化热心人的作用,将其培养成社区文化队伍中的骨干。

    社区还构建文化惠民网络工程,针对农民工不同的文化需求,建立农民工信息库,组织开展以放电影、办晚会等为主题的文化惠民网络工程;依托社区门户网站,建立农民工文化网络沟通交流信息服务平台,让农民工在最快的时间内了解和掌握最新信息;在社区为民服务大厅设立农民工之友维权服务专区,提供法律免费援助、维权指导、困难帮助等服务。

    王祥贵(浙江宁波音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音王集团成立于1988年,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高品质的专业音响、灯光设备器材。针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宏观战略,音王制定了一整套适合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多功能文化创新产品的研发计划,并成立了基层文化产品研发项目组,研发出了便携式音视频带内置电源的多功能智能组合音响和多功能全数字电影、娱乐、会议系统以及流动舞台音响等一系列“文化惠民”创新产品。

    现阶段乡村文化设施相对落后,设备陈旧简陋,功能不够完善,经与宁波市鄞州区文化部门多次共同研究,音王集团与鄞州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推出了“天天乐”农家影视大院建设工程,采取企业研发,政府采购的方式,音王集团组织专门的技术团队,针对乡村、社区量身研发打造了一套中低端、个性化的音响产品“多功能全数字电影、娱乐、会议系统”。同时,组建团队,确保产品能够放心使用。鄞州区文化部门已与音王集团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设备采购后由音王集团选派技术骨干组建“天天乐”农家影视大院建设工程实施团队,具体承担四项职能,包括配备工程专用车、开展免费培训、提供全方位的售后服务、每月定期向各村免费提供优质的科技文化教育片源,从而为各村提供“一站式”的产品售后专业服务。

    (本报记者 刘 婵 整理)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卢 旭 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