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许多花了大钱搞起来的博物馆、美术馆,虽然未必是一流的建筑,但许多这样的建筑里,举办的是糟糕的展览。与其说是博物馆、美术馆,不如说是‘关系馆’。不信,就拉个展览清单晒晒。美育传播之地,社会目光所聚,国家经费开销,往往无作为、乱作为。既然是国家支出,展览应公示、监督、评比。”
——百雅轩文化艺术机构董事长李大钧说“很多美术馆是‘关系馆’”
中央要求各级政府公布“三公经费”,为顺应民众呼声、保障纳税人知情权,国营的博物馆、美术馆,也应尽快晒一晒账单、成绩单。
■“今日世界最大的危机,是精神价值的崩溃。美貌、青春、肉体、爱情、爱心都可以成商品,可以出卖,导致精神价值、道德伦理与人的尊严的堕落……经由各种宣传技巧与速成捷径成名的‘艺术明星’,其作品不经艺术批评的检验,不经大众的欣赏与确认,也不经历史与时间的考验与淘洗,完全以‘市场’的行情为标准。有些画家因为市场行情看俏,匆忙赶画,油彩未干已出现在画廊墙上待售。‘艺术商品’与‘期货’‘股票’的投资、炒作越来越相似。”
——台湾师大教授何怀硕说“当代艺术空前的商品化,导致艺术根本的异化”
“艺术的异化”是全球性的文化现象,在中国更甚。说白了,国内的很多画家,本身是投机取巧、利欲熏心的商人,只不过披了一件“画家”的马甲而已。
■“作为一个年轻的建筑师,我必须说,要感谢这个非比寻常的时代,正是这个时代的中国巨大的发展和史无前例的开放,才可能让我这样一个建筑师,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有这么多的机会去进行艰难的建筑实验……我们亲身经历了这个国家文化的变化,看到传统在眼前消失,大家失去了对自己文化的自信,不知道自己是谁。这是生活中的一个大问题,建筑需要探讨这个问题。”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说“一个地方的建筑如果是庸俗的,在那里生活着的人也一定是庸俗的”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实验场”,不中不西、不伦不类的建筑触目皆是,原来都是“实验品”。人心浮躁乖戾,与这个“实验场”的喧嚣闹腾,必有直接关联。
■“策展人挺难的,因为性价比很低,如果你有介入历史的欲望,或者说历史责任感,比如录像展应该有人做,却没人做,并想实现某些方面的创造力,才想去当策展人……挂画、搬运艺术品、同艺术家打交道、写文章、骗钱即筹措资金,必须学会通吃。当然这样,也未必见得不好,这样的复杂环境学会使尽浑身解数应付各类问题,更容易产生‘全才’和‘歪才’。”
——策展人、艺术家邱志杰谈“难以‘独立’的独立策展人”
中国有名副其实的“独立策展人”吗?所见的倒多是“歪才”。
续随子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