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艺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赵燕侠迎来舞台生活80年
中丹专家把脉音乐孔子学院
用美声唱陕北民歌
怪味《咸蛋》挺拧巴
辽宁省国际文化经济交流中心致力文化交流
天津歌舞剧院推出《海韵河风》
梅兰芳琴师姜凤山去世




 中国文化报 >  2012-12-27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美声唱陕北民歌
——《聆听中国·陕北民歌音乐会》中西合璧

    师乐、郝歌共唱《长江之歌》

    忽  忽

    受德国市长联席会议的邀请,2012《聆听中国·陕北民歌音乐会》欧洲巡演出访团于12月15日、18日在波兰国家剧院、德国柏林UDK音乐厅唱响两场陕北民歌。

    此次《聆听中国·陕北民歌音乐会》是庆祝中德文化年暨中德建交4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整场音乐会曲目全部为陕北民歌,把《兰花花》、《九里里山疙瘩十里里沟》、《五哥放羊》、《圪梁梁》、《走西口》、《三十里铺》、《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耳熟能详的陕北民歌唱给了欧洲观众。

    波兰时间12月15日晚,巡演团启动了在波兰国家剧院的首站演出,青年女高音师乐演唱的《赶牲灵》、哈辉在古琴大师杨青的伴奏下演唱的《琴歌》,以及尼日利亚的郝歌演唱的《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玛利亚瑞希演绎的《黄土高坡》等,让波兰观众听得欲罢不能。

    《聆听中国·陕北民歌音乐会》的总策划、导演周小舟表示,这次欧洲巡演之所以选择陕北民歌,是因为陕北民歌有着“中国的根”。陕北民歌大气磅礴,新中国的发源也与陕北紧密相连,赋予了陕北民歌更多的厚重感。

    周小舟还介绍,这次出访并非是一位艺术家的音乐会,也并非一个艺术院团的出访,而是集合了一个200多人的演出团体,希望这种投石问路、抛砖引玉,能引导未来出访的演出将中国民间的艺术作品推向国外。这场音乐会的最大特点是多国的歌唱家共同演唱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陕北民歌。

    巡演中,刚加盟中央民族歌舞团的优秀青年女高音师乐演唱了《赶牲灵》。师乐是专业的歌剧演员,相对于演唱复杂的歌剧咏叹调,在这首清新的民族作品中她用讲故事的亲切感结合美声的歌唱气息,分三个递进的层次由远及近重新诠释了这首家喻户晓的陕北民歌,赢得了中外观众的掌声和鲜花。演出中,师乐身着自己为音乐会设计的礼服——西式的鱼尾裙摆、中式的旗袍立领、传统的花卉图案,配合这首中西结合的《赶牲灵》更是相得益彰。对于演唱古典美声的师乐来讲,此次出访演出尝试《赶牲灵》,虽然地域风格很强,但用美声唱法演绎中国民歌给欧洲观众听,对于演员和听众都是独特的体验。她表示,这次出访演出也提醒自己以后将尝试用美声的方法演绎更多中国民歌,这样不仅让西方观众更容易接受,也有利于将更多的中国民歌在世界舞台唱响。

    几天的演出中,师乐还意外成了外国歌唱家的中文发音老师。在演出间隙,波兰歌唱家尤安娜·马克西姆维奇为了唱好《秋收》,专门向师乐请教中文发音。另外,在华沙演唱返场谢幕歌曲《长江之歌》时,由于尼日利亚歌手郝歌对其并不熟悉,于是站在其身边的师乐就担起了郝歌的领唱,并和大家一起将音乐会气氛推向高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