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艺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赵燕侠迎来舞台生活80年
中丹专家把脉音乐孔子学院
用美声唱陕北民歌
怪味《咸蛋》挺拧巴
辽宁省国际文化经济交流中心致力文化交流
天津歌舞剧院推出《海韵河风》
梅兰芳琴师姜凤山去世




 中国文化报 >  2012-12-27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丹专家把脉音乐孔子学院

    本报记者  胡  芳

    12月19日,首届音乐孔子学院理事会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来自丹麦皇家音乐学院的外方理事与中央音乐学院的中方理事共同回顾了全球首家音乐孔子学院成立半年来的运行情况,并商议了其进一步的发展蓝图。

    今年6月,经国家汉办批准,中央音乐学院与丹麦皇家音乐学院合作建立了音乐孔子学院。学院设立于丹麦皇家音乐学院,它是全球第一所以教授、宣传和展示中国音乐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孔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由两院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在挂牌后的半年时间内,中、丹两院就音乐孔子学院的启动和运行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

    理事会上,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表示,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高等专业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一直以来致力于向海外传播中国的音乐文化,每年都有远赴海外的演出与学术交流。音乐孔子学院是一个由国家汉办支持、中丹两院共同合作、长期运行的非公益性音乐教育机构,中央音乐学院将会在各方面对音乐孔子学院的工作予以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希望音乐孔子学院2013年通过教学、演出、讲座、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成为在欧洲乃至世界有着广泛、持久和深入影响力的“中国音乐中心”。

    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音乐孔子学院理事长郭淑兰认为,音乐孔子学院实现了中、丹两国音乐教育的共赢。中央音乐学院可以通过音乐孔子学院的平台,进一步将中国传统与当代的优秀音乐作品,以及演奏、创作和研究人才推广到海外;丹麦皇家音乐学院则可以通过音乐孔子学院的平台,加强与中国的沟通交流,同时将高水平的中国音乐教学与演出作为自身办学的独特优势与特色,吸引更多对中国音乐文化有兴趣和热情的欧洲乃至世界各地的学生加入,这是一件对双方都互惠互利的好事。

    “作为全球第一家音乐孔子学院,我们希望丹麦皇家音乐学院孔子学院能够成为一个示范性样板。”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主任、扬琴演奏家刘月宁也表达了对音乐孔子学院的期许。

    两院的理事们在听取了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和工作计划的汇报之后,针对《音乐孔子学院2013年度计划》中的项目规划和教学计划进行了细致、严谨的论证与审议。其内容包括教学、文化和会议活动三大方面,涉及乐器购置、开设课程、教材研发、作曲及多种中国乐器演奏大师班及比赛、音乐会与讲座、中国乐器展、中国传统节日与汉语桥比赛、学生夏令营、教育高访团、孔子学院总部欧洲年会等具体事宜。此外,理事们还就今后两院深度合作的基本原则、音乐孔子学院启动运行后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重大问题进行了具体磋商和洽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