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视野开阔才会创作出更多好作品
要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河南荥阳发现两周时期大型环壕聚落
呼和浩特发掘40座战国至唐代古墓
“扬剧之乡”:文化惠民滋润百姓生活
图片新闻
总政歌舞团推出《名家与经典》演唱会
第三届“中国休闲创新奖”揭晓
北京文艺论坛探讨城市精神的艺术呈现




 中国文化报 >  2013-01-04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南荥阳发现两周时期大型环壕聚落

    新华社郑州1月2日电  (记者桂娟)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中,考古人员在河南荥阳官庄村发现一座两周时期大型环壕聚落遗址,对于深入探讨郑州两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该聚落遗址由先期钻探发现的、平面略呈长方形的外壕和此次发现并确认的“凸”字形的内壕围合而成,总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考古人员在内壕沟内发现大量夯土残块,并在其内东北部发现两组布局规整、排列有序的两周墓地,出土铜鼎、铜戈等青铜器以及车马器、玉石器、陶器、骨蚌制品等大量重要遗物,年代自西周中晚期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

    在南外壕中间部分,发现一处保存较好的出口,它呈舌状突出,北面与环壕内部相接,东西南三面均为人工挖掘的壕沟。当时的门形建筑遗迹也被发现,呈长条形分列于出口两侧。

    官庄遗址是继娘娘寨之后,郑州西部地区发现的两周时期又一大型聚落。根据文献记载,两周时期郑州西部一带先后有东虢、郑国等国家活跃于此,春秋初年东虢为郑国所灭。鉴于官庄遗址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将其列为两周时期封国考古的重大课题之一。

    据了解,官庄遗址最初于1984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此前,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对其进行勘探和发掘,发现遗址南外壕和一批保存较好的两周墓葬,因其较高学术价值,入选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