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5日至9日,芮城县委、县政府带领芮城县青年蒲剧团,在山西省演艺中心举办了为期5天的“蒲乡情”戏剧展演周活动,演出剧目为蒲剧现代戏《生命》、《情缘》,古装戏《百岁挂帅》、《东吴郡主》及线腔现代戏《“憨”局长还债》,引起了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剧协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并得到了广大戏迷的一致认可,出现了场场爆满、一票难求的现象。1月10日,山西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召开专家座谈会,对芮城文化现象进行了认真的座谈分析,现摘要部分专家发言:
曲润海(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戏剧理论家):
芮城这次带来了5台戏,我看了4台,非常兴奋。
芮城县青年蒲剧团已经有了一个像样的阵营,有些演员很扛戏,比如团长张秀芳,演员史怀玉、陈冬等。在这样的基础上,培养起几个成名的演员,坚持下去,有几年时间,我相信这个团会取得了不起的成就。
一个县剧团能够一下拿出5台戏到省城演出,这些年在山西是罕见的。这首先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远见卓识。我看了线腔《“憨”局长还债》后,很兴奋、很高兴,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人传承,而且能演成大戏,很难得。希望芮城县把它看做和永乐宫一样的文化品牌,使它能够进一步得到保护和传承。
郭士星(山西省文化厅原副厅长、戏剧评论家):
芮城县委、县政府带领芮城县青年蒲剧团来太原举办“蒲乡情”戏剧展演周活动,连续演出五场戏,而且是场场爆满,这种文化现象近年来极为少见。
芮城县青年蒲剧团演员阵容强大、行当齐全、基本功过硬、台风严谨,剧目质量高,是一个非常优秀、值得称赞的县级戏曲表演团体。这次演出的5部大戏,既有现代戏,又有改编的传统戏;既有自创的剧目,也有移植的剧目。演员是老、中、青相结合,以青年演员为主,显得朝气活泼、光彩照人、很有生气。
芮城县委、县政府对文化建设,特别是对剧团很重视、很支持。县里舍得花300多万元来支持剧团建设,而且对剧团实行全额拨款,这在全省都是没有的。如果我省每个县都能像芮城县这样重视抓文化建设,抓剧团建设,抓戏曲文化,戏曲艺术一定能得到大发展大繁荣。
史佳华(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中国戏剧“二度梅”得主):
芮城县的县委书记、县长能坐到这里听专家们的意见,这是我首次遇到,值得我们尊敬和肯定,戏剧家应该尊重这样的领导。没有领导的支持,没有资金的扶持,传统戏曲真是寸步难行。我觉得尊重传统文化的领导是有文化的领导,是值得大家敬佩的领导,是值得老百姓拥戴的领导。
要对芮城县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包括管理体制、扶持机制、工资绩效、人才培养等等,加大宣传力度,推向全省、全国。
赵银邦(山西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今天很高兴参加这个座谈会,这段时间有很多演出,但是一个县剧团来演5场,包括传统戏、新编戏、移植戏,这在我们省里有史以来是很少见的,对这种现象值得研究、值得总结、值得推广。
一、一个县愿意把财力、物力、精力投入到文化建设上来,这是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体现,这点并不是所有县的领导都能做到的。山西有119个县,假如有1/3的县能这样做,我们的文化工作就好做了。今天,我们召开座谈会,书记、县长全程参加,边听边记,没有几个县能做到这样,也没有几个县能给剧团30个全额事业指标。
二、芮城县委、县政府重视民生、关注民生。县剧团每去一个村子送戏演出,县里补助1.1万元,芮城一共有172个行政村,2011年第一轮送戏到村已经结束,2012年又开始第二轮。关注民生演出,既需要政策扶持,又需要财力支持。现在芮城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好政策,剧团为每个村演戏,不论贫富村庄,都要给予补助,这就保证了老百姓能真正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文化服务。我们要认真总结芮城县的经验和做法,在全省进行宣传和推广。如果每个县都能够这样做,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文化惠民。今年文化部对基层文化部门的要求只有一条,就是要做到文化惠民,千方百计送戏下乡。我认为,芮城县已经为我们树立了典型,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