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扬
历史题材可以算作是中国荧屏数量最多、受众最广、收视率最高、次类型最为丰富的剧种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初对历史素材的简单“临摹”到90年代“戏说”之风引发稗官野史改写热潮,再到新千年打造精英意识强国梦,塑造英明神武帝王群像,直到近期唐宗宋祖随意拼贴,彻底进入历史消费时代。
纵观目前历史剧的各种乱象,是到了对历史剧做检讨的时候了。
历史剧成了“怀旧电视剧”
所谓“怀旧电视剧”,是对美国文化学家弗里德里西·詹明信“怀旧电影”概念的转换式借用。詹明信认为“怀旧电影”是一种将历史包装成商品,并把它作为纯粹商业消费的对象推荐给观众的电影文本,“历史”成了后现代电影编导随便虚构的对象,观众在欣赏此类电影时,并不注意历史的发展,而是注意过去的形象,寻觅自己“失落的欲望”。以此来观照当下的历史剧,无论是正面的解读还是负面的批判,毋庸置疑,消费主义已经成为解读它们的关键词。
对于历史题材,以往的中国电视人大多抱着一种尊敬、严肃的态度为我所用。即便是1990年代兴起了娱乐风潮,对历史的攫取也多是在稗官野史中搜寻奇闻异事。但是随着上世纪哲学界的话语转向,历史叙事的真实性受到质疑,“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既然历史真相不可言说,那么肆意阐释也就合情合理。在这种语境下,虚构、演绎、戏说历史就成为人们娱乐、消费的必要组成部分。颇为吊诡的是,历史作为电视剧内容的源头,根本无力驾驭形式。在市场机制为主导的运行环境下,“戏说”“穿越”“宫斗”便构成了一个消费链条,通过大投入、地毯式宣传、强大明星阵容外加著名电视导演的运作,几乎无一例外取得惊人的收视成绩。看历史剧的过程不但激活了中国的电视剧消费市场,同时令观众在消费中获得话语权,使他们在闲暇时间有话题可说。
娱乐至上的价值取向
由于历史剧制作规模大、集数多、演员阵容强、收视率高、善于营造话题效应,在传播领域一度出现了历史剧独霸江湖的局面。与此同时,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在创作领域面临的不同境遇、市场效应与商业诉求在消费领域的欲望目标使得历史题材电视剧在“拿捏”历史分寸时往往声东击西,顾左右而言其他,过于迎合资本市场进而流于媚俗甚至低俗,体现为飙升的收视率与受众反响呈两极化落差的怪现状。于是,历史剧创作呈现出异常的焦虑和浮躁状态,使得“戏说”成为最为便捷的发泄途径。另一方面,为娱乐而娱乐的消极创作态度也彻底架空了“戏说”最初具备的游戏精神和动力。把历史从人们的记忆深处放逐出去,将帝王将相糅入世俗生活,先验地设置了各种人物关系、情节编码和戏剧冲突,使电视观众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感。
模式化倾向严重, 历史常识、知识性错误频现
当下的许多历史剧,已经成为类似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业品,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消失,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对立消解,文化以视觉影像的方式作为一种消费品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往往某类题材收视走红、引起话题效应,势必引发跟风模仿,导致荧屏扎堆现象,历史素材本身的复杂多义被片面的消费导向取代。批量生产的模式化效应引发了当今荧屏之跟风、翻拍、续集大潮。秘史系列、宫斗系列扎堆,如《太平公主秘史》、《武则天秘史》、《步步惊心》、《宫锁心玉》等在故事编排上均不出军国大事、王朝变迁、政治斗争与儿女情长,长此以往,味同嚼蜡。这些具有模仿特征和同一性质的电视剧往往一哄而上,在创作、消费和批评诸种形态上都显露出技穷的疲态,从而也在批判和争论中走向没落。
由于制作上的粗糙,编导人员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不足,导致历史剧中出现大量文史知识、习俗常识、生活常识甚至读音错误。甲朝人往往穿乙朝衣,做丙朝事说丁朝话。如《汉武大帝》中,诸王不满汉武帝削藩,在窦太后的丧礼上竟说“相煎何急”,超前引用了三国时曹植的典故。《武则天秘史》中武则天一出场开口说话就穿了帮,她自我介绍“还有一个大名叫武曌”,在真实的历史中,“曌”是武则天登基时才新造出来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