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书(媒体人)
3D打印是当下流行的词汇。从设计业到新闻界,从IT业到股市,它似乎能够渗透到所有行业。3D打印究竟有多火?2月1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发表2013年度国情咨文时提到,3D打印技术“革新了关于制造的一切”。他表示,美国计划建设一个包含15个制造创新中心的全国性网络,专注于3D打印等新兴技术的研发。
事实上,3D打印技术从10年前就开始被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模型设计,那时它被叫做“快速成型”技术。随着三维图像软件等立体图像的扫描、编辑技术的进步和装备制造上的升级,3D打印的用途越来越广泛。
北京计算中心3年前从国外购买了一台冰柜大小的3D打印机,一开始只打印一些小型工业齿轮,后来与北京自然博物馆合作,打印出一件小型马门溪龙骨骼模型用于研究。国内还有文物爱好者自发在尝试利用3D打印机进行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
很多人看到了3D打印的商机,开始把科技带入百姓生活。去年,我国首家3D打印照相馆落户西安,在这里顾客只要花15分钟将自己的全身外形扫描至计算机,经过2至3小时打印,便会得到一个立体的自己。今年1月15日,一座3D打印体验馆落户北京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如果一对新人来这里用三维照相的方式拍摄结婚照,最后得到的不再是合影照片,而是打印出的结婚雕像。一位刚从美术学院毕业的学生开设了自己的3D打印设计工作室,开发出3D打印灯具、饰品等产品,目前已经开始盈利。
不过,正如许多高新科技都是双刃剑一样,如此神奇的“造物神器”也有它让人担忧的地方。在美国,已经有网民根据从网上下载的枪支打印图纸,通过3D打印机制造枪支零件和弹药匣,组装了一把如假包换的来复枪。这让一些开发者意识到,有必要为这门新技术限制使用边界。
目前,淘宝网上已经有小型3D打印机出售,一台打印规格为20厘米以内的3D打印机,售价为2万元左右。当3D打印机和配套的激光扫描仪变得廉价之后,衣服、鞋子、工具、家具等重视设计成本的商品,它们的廉价仿制品就很容易出现泛滥的问题。如何有效防止盗版、山寨呢?
而因为机器和打印材料的限制,3D打印也不是什么都能完美复制的。北京计算中心市场总监朱林介绍说,比较大型的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成品最大尺寸也只能达到长宽300多毫米、高约250毫米,而且在色彩、质感等方面不能重现物品原貌,只能复制它的几何形状。另外,造价比较高,打印出来的产品表面不光滑,还需再加工也是3D打印产品的一大硬伤。
【征稿启事】
《文化财富周刊》读者来信栏目面向文化经济领域的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学者以及关注文化财富的热心读者长期征稿。您可就当前的热点话题发表看法,可将自己经营文化企业的所思所想付诸笔端,可与大家分享投资文化产业的心得,也可对本报文章做出回应……字数1200字以内,要求言之有物。
投稿邮箱:whcfzk00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