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就像一列前进的火车,企业领导人要做个优秀司机开着火车不停地向前,不管风吹雨打冰雪暴日,只能向前,不能停下。要始终保持动力,这是责任和义务。企业领导人更要像船长,在生死关头,任何人都可离船,而船长不能弃船,必须与船共存亡,这是船长精神。”
▶上接第01版
对出版企业来说,要有快速发展,首先人要“活”起来,事要做得“火”起来,品牌“香”起来,出版土壤“肥”起来。只有搞活搞火,才能有新思想,才能有新局面。
在安徽出版集团有一句话,“人人有激情,时时在状态。”鼓励大家成为一个有激情的人,才能组成一个激情的团队,成为一个有激情的公司。但有激情并不代表你有状态,还得懂行,如果不专业、不努力,激情可能是一个梦想。
打破天花板
如今,已经走到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排头行列的安徽出版集团,也在悄悄地接近“天花板”,产业发展面临创新与突破的临界点,如何创新、向哪里突破,正是王亚非和领导团队正在研究的问题。
“天花板如何突破?我认为需要始终找到新的竞争对手,要找到新的山头去攻克。对我而言,我始终在思考3至5年后的事情,只要想清楚了,就交给我的团队去做,即使我现在还没有到那一步,我必须得考虑。”王亚非说:“人有一种情况下非常心虚,就是不知道自己做的事,三五年后会如何,所以现在都是在为未来做积累。在工作中,一定会有一些工作是在为将来打基础的。”
有一点,王亚非是坚定的,那就是坚持做好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不管是图书还是电影、动漫等其他文化产品,最重要的是内容。只要有内容、有创意,就可以无限地创造价值。我们正在打通产业链各环节之间隔阂,将内容转化为附加价值,让创意变成新的盈利核心,这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5年企业靠领导人格魅力,10年企业靠制度管理,50年企业靠文化建设。王亚非深知队伍及价值观的重要性,如今,他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操盘手素质,传递给了更多的操盘手。在王亚非看来,一个企业负责人对企业真正负责的地方,就在于培养这样一支操盘手队伍。这样“将来无论谁来主阵,企业都会实现良性发展”。而如果整个出版业拥有这样一批人才,整个行业的价值都将提升,资本扩张、产业链延伸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由此整个行业对社会的积极贡献也将加大。
谈到未来的发展,王亚非的心底还藏着一个“文人企业家”的理想。“我带企业不完全是为了做生意,在我这一任上出成绩,我更想带出一个有品牌、有品格的队伍,一个符合市场竞争、既有文化品位还有独特风格的企业品牌,打造一个文化企业的百年老店。”
(本文人物配图为闫微微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