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环球广角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文物·考古
  标题导航
古典作品碰上现代科技
罗杰·伊伯特:我们在电影里还会相见
加拿大摄影师抓拍浪漫流星雨
埃及“大力水手”不能吃菠菜
意大利:名画美人瘦身引发争议
让赫尔辛基音乐中心声名大噪
塞马塔尔小镇的“汤羹故事”




 中国文化报 >  2013-04-11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塞马塔尔小镇的“汤羹故事”

    施黛菲展示博物馆藏品

    任  立

    在德国萨克森州塞马塔尔小镇,有一家独特的汤羹博物馆。走进博物馆,大量崭新、厚重的陶瓷器皿摆满了柜子。馆内保有一间20世纪30年代风格的厨房,隔壁的客厅里展示着各式各样的炊具和餐具。工作人员施黛菲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只大汤盖碗。“这是真正的罗森塔尔瓷器!”她说。

    说起这座小镇与汤羹的渊源,还要追溯到几百年前。根据当地的传说,一名饥肠辘辘的隐士四处讨要吃的,嘴里还不停地念叨:“呼,呼,呼,这里就是汤羹家园!”从此以后,塞马塔尔的居民就被称为“汤地人”。“小时候,邻里间互相的问候语是‘现在,汤来啦!’”当地旅游行业协会主席克斯廷·扎哈回忆说,“乍一听,就好像我是一碗‘汤’似的,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上世纪90年代,塞马塔尔的“汤羹故事”愈发精彩,并已日渐成为一种有效的营销工具。过去,生活在厄尔士山脉的人只喝土豆、扁豆或蘑菇汤。现在,他们变得更有创造性,新鲜的蔬菜、生姜、咖喱、地中海香草等都出现在当地餐馆的菜单上。游客还可以乘坐蒸汽火车或“汤羹线路”公交车,展开一场妙趣横生的“汤羹之旅”。

    自1992年以来,小镇每年都要举办煮汤大赛,参赛者都是非专业的烹饪爱好者——大多数来自厄尔士山一带,也有一些来自开姆尼茨、卡尔斯鲁厄和勃兰登堡等。去年,共有24款汤羹进入决赛。最终,一位从马尔斯堡来的太太凭借“老厄尔士山白菜汤”胜出,她得到了组委会专门为冠军准备的陶瓷汤碗。在当地的餐馆里,人们还可以品尝到往年获奖的各种汤羹。

    汤羹博物馆成立于2000年。博物馆内的藏品千姿百态——从食谱菜单到广告海报,从老式烤箱到用钢盔改成的平底锅……德国各地的家居用品都可以在这里展出。据施黛菲介绍,相当一部分展品来自游客的捐赠。“他们觉得,祖母留下的老物件在这里会很受欢迎,并向我愉快地讲述物品背后的故事。”施黛菲说,博物馆研究有关汤羹的一切。“当然,我是指自己煲的汤。预制汤料?那是给懒女人准备的!”

    多年来,博物馆一直设在一间小旧住宅里。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推广当地饮食文化,2012年,旅游行业协会从社区主管部门接手博物馆。今年,汤羹博物馆就要搬到街对面的老市政厅去了。为此,老市政厅特别改装了两层楼,还将增设卖草药和香料的商店。

    一位欧洲的食品营养专家表示,汤里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不仅是一种舌尖上的美味享受,更是各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汤是流行于世界各地的食物。在德国,汤羹的种类非常多,不少做法和味道很特别。”专家说,“汤羹博物馆在德国是独一无二的。”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