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伟 文/图
4月14日上午,北海舰队“警勤书屋”在舰队驻地揭牌并投入使用。继实现“农家书屋”在青岛各区市范围内的全覆盖之后,由青岛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具体推进的“特色书屋”工程建设计划正式启动实施,将进一步实现“农家书屋”在功能上的延伸、普及,推出更多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
根据计划,青岛市将陆续在机关、学校、企业和军营开建“特色书屋”。首批将建设5个军营书屋,警勤书屋就是青岛首个由政府出资建设的特色书屋;今年“五一”期间,在5家敬老院开辟的敬老书屋也将陆续投入使用;此外,针对工人群体的20家企业书屋,以及针对中小学生的学生书屋,都在工程建设计划内。
“与以往不同的是,‘特色书屋’的图书不再统一配给,而是由书屋的读者自己按需选择。”警勤书屋的1700余册图书及报刊,全部是征求官兵意见后,由文化相关部门采购而来。笔者在现场看到,莫言文集、海岩文集并列架上,中国古典名著与世界名著摆放得整整齐齐。目前除军事、实用技能等学习类书籍外,“90后”特别追捧的青春小说、古典、历史类图书都囊括其中,既满足了官兵的实际需要,书屋的使用价值也得到了切实保障。
在警勤书屋,部队干事耿子高展示了配套的电子借阅系统,它与现在青岛市图书馆使用的系统相同。“我们计划用3至5年的时间,将这个书屋拓展成为一个小型图书馆,完全按照正规图书馆的标准分类。”而关于特色书屋的图书管理工作,青岛市文广新局也初步拟定将其纳入图书馆的总分馆制,与市区图书馆形成联动,实现图书的通借通还和定期流动交流。
过去5年,青岛市已建成“农家书屋”6024家,社区书屋100家,新市民书屋20家,累计策划出版农民适用图书16本,率先完成了“农家书屋”全覆盖的行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