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公共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四位一体”与“末端创新”
“公益文化之星”遍布慈溪
北京朝阳区举办残疾人原创作品诵读会
山东日照:“亲子剧场”走上流动舞台
上海儿童艺术剧场“六一”开放
西安建成全国首座文物图书中心
浙江:农村文化礼堂辅导员集体“充电”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3-05-24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益文化之星”遍布慈溪
——慈溪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系列报道之五

    本报记者  舒  琳

    今年4月,浙江省慈溪市政府发出了《关于开展慈溪市首届“文化公益之星”评选活动的通知》,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每3年一次的评选,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延续历史文脉和优良传统

    慈溪是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全市共有6万多家工商注册企业,占宁波市近三成。目前,基本形成了家电、轻纺、轴承、模具等17个特色块状经济,拥有中国驰名商标91个、中国名牌10个,2012年民营企业总产值突破了3000亿元。同时,慈溪的民间资本非常充裕,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在1000亿元以上。因此,就慈溪市的实际情况而言,引导和鼓励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社会力量是数量庞大、快速发展的民营企业和富裕起来的部分慈溪市民。

    慈溪自古以来就有捐助社会建设的传统,过去很多商户都会将大量财富用于家乡发展,铺路修桥、开办学校、造福乡里。如今,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正是在新的历史高点延续了这一历史文脉和优良传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以政府为主导,但慈溪市不仅有100多万户籍人口,还有约90万外来人口,政府有限的文化经费只能主要用于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基本的文化保障,而要更好地满足200多万人口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必须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为大量社会组织和个人履行社会责任、实现自身价值以及奉献爱心提供广阔的空间,这也是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同时,在实践中可以看到,政府出资为基层人民群众安排配送的大量文化活动,有些不一定得到群众的真心欢迎,公共资源自上而下配送的实际运行效率并不高。而大量社会力量就在百姓身边,这些非公企业、社会组织或个人提供的公益或准公益服务,大多是按群众的实际文化需求确定捐赠对象、资助内容和服务项目,因而更有针对性。

    出台政策大力扶持

    近年来,慈溪市为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出台了相关的文化扶持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首先是制定和落实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激励措施,比如村落文化宫、民间剧团补助政策等,还在文广新局设立了专门评审非公企业参与文化建设的专家委员会,各乡镇街道也成立了相应的评审小组。文广新局还拨出专项经费,成立了企业家课堂,以便让更多的企业家通过培训了解文化,并结合自身爱好参与到文化服务中来。其次是多部门协作落实非公企业赞助公益文化的税收优惠。比如和税务部门协作,对纯属赞助性质的非公企业赞助资金给以税前列支等税收优惠待遇。同时,支持非公文化艺术经营企业健康发展。慈溪市文广新局按宁波文化大市建设的总政策对社会力量创办文化艺术企业、机构予以大力扶持。比如为这些非公文化艺术企业评估定级,每年安排政府采购资金,招标采购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并委派至文化产品和服务比较缺乏的乡镇、村演出。此举起到了“一石三鸟”的成效,既扶持了一批非公文化企业,又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还形成了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的格局。

    上述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做法,有效改变了慈溪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状况,政府包办的情况得到根本改善,非公企业赞助文化活动长期保持良好势头,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初步得到满足。

    社会力量参与成为一道风景

    如今,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和一些先富起来的个人积极参与文化服务已逐步成为慈溪市的一道风景。

    2006年,浙江慈溪市宗汉街道联兴村39位企业主共同出资21万元,筹建了“创新者之约”文化基金会。据悉,这个基金会是浙江全省首个村级文化建设基金会。联兴村有关负责人陈忠泽认为,由于村级集体组织财力有限,以前村里要举办一些文艺演出等活动,在经费上往往要临时想办法、寻资助,制约了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建立文化基金会,目的是建立企业家支持文化事业的固定渠道,为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长期而稳定的财力保障。该村利用基金会资金,做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演出、每半年有一次大型演出。另外,基金会还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确保每年的资金捐赠数额以及长期规范运作。

    在这些社会力量中,有的是出于个人爱好,比如企业主冯天源是戏曲高腔爱好者,他累计拿出250多万元投入到当地高腔活动中;“半壁墨社”的主人沈怒吼爱好书法,他把自己的一栋楼房腾出来作为观海卫镇书法爱好者的活动场地,并且承担书画活动的经费。有的企业主则是奉献与商业目的兼而有之,比如很多非公企业都乐于资助重大节庆日的文化活动,这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政府和文化部门经费不足的问题,满足了社会大众在重要节庆日享受文化艺术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社会对企业的关注,从而达到双赢或多赢的目的。还有很多社会力量关注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比如观海卫镇的抬阁巡游,以及细十番、戏剧脸谱、雕刻等民间艺术,都有非公企业主动提出资助这些宝贵的民间艺术的保护活动。另外,在慈溪还有很多小型民间文艺团体,他们的机制灵活,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贴近群众口味,其中有一些团体就是依靠非公企业赞助或补贴而长期稳定运行。

    慈溪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今后他们还将扩大领域开放、规范行业准入、明确扶持政策、加强制度建设,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规范有序地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形成以政府主导,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社会力量为补充,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良好局面。文化部门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可市场化运作的领域和环节,将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委托、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大力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进入。要建设相应的综合服务平台,想方设法提高扶持政策、准入领域、参与渠道、登记管理的社会知晓度和工作透明度,及时发布近、中期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领域、重大工程、重点项目、以及产品和服务提供等指导目录,以打破行业垄断、整合各种资源、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运行效率。同时还要综合运用政策指导、资质认定、业务培训、监督检查等措施,督促民间公益性文化投资主体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树立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主动承担和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