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环球参考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文物·考古
  标题导航
荷兰重估税收制度 拒做跨国巨头“三明治”
韩国近代文化街道游: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意大利文化界欲留住圣马可咖啡馆
涂鸦毕加索名画付出代价:美青年被判入狱两年
英国V&A博物馆首聘驻馆游戏设计师
法文化部长上任一年遭遇信任危机




 中国文化报 >  2013-06-06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苹果、谷歌、雅虎转移巨额资金避税
荷兰重估税收制度 拒做跨国巨头“三明治”

    谷歌通过荷兰和爱尔兰避税示意图

    本报驻荷兰特约记者  杨晓龙

    近几年,欧洲各国政府越来越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很多大公司尤其是高科技公司,包括苹果、谷歌、雅虎、戴尔等,都在使用一种隐蔽但合法的方式转移收入,从而大大减少其应付税额。通过荷兰转移资金的所谓“荷兰三明治”伎俩,成为很多跨国公司降低财务责任的优选途径。目前,荷兰国内正在探讨该国税收制度的公平性,不少人认为,“避税天堂”有损荷兰的国际形象。

    转移资金每年达数万亿美元

    2012年12月,谷歌被发现从爱尔兰通过荷兰向百慕大转移了100亿美元的资金,以避免公司在爱尔兰、荷兰及其真正所属国美国的巨额税收。这一伎俩引发了多国注意,爱尔兰、法国和英国详细审查了一些公司高管,并在近期举行了第二轮听证会议。

    这一伎俩的运作方式是:一个公司把在美国开发的知识产权的国外权利,出售或许可给其设立在一个低税率国家的子公司。这意味着,公司把自己的知识产权许可给自己的外国子公司(通常是在爱尔兰),并把其盈利放在荷兰。最后,这些利润转移到北大西洋的英国海外领土百慕大群岛——一个有名的“避税天堂”。

    据不完全统计,谷歌、戴尔等高科技公司最大限度地利用荷兰税法,避免了数十亿美元的税收。有报道指出:“2010年,跨国公司通过1.43万个荷兰‘特殊金融机构’,转移了10.2万亿美元的资金。”

    欧盟“共同统一企业税基”难产

    据了解,雅虎使用这种方式,仅在2011年就减少了4亿多美元的税收。2009年,雅虎通过设在荷兰的子公司漏掉了1.3亿美元的税收。

    戴尔同样也利用荷兰税收制度以及荷兰与美国的税收协定,规避其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的税收。2011年,戴尔的荷兰子公司只支付了相当于20亿美元收入0.1%的税收。“这意味着,该子公司得到了戴尔近3个季度的全球收入。”分析人士指出,“该子公司实际上在荷兰没有真正的员工,它通过设在新加坡的分支机构做生意,并在那里进行针对美国、欧洲和亚洲市场的产品设计和销售。”然而面对社会各界的质询,这些公司往往说他们遵守法律——这又确是实情。

    跨国公司“合法”规避应缴税款,让欧洲各国政府面临与日俱增的公众指责和压力。位于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共同统一企业税基”方案。按照该方案,各国将就跨国企业利润的应税部分达成一致,并对这部分利润征税,而不是对跨国企业自行决定在各国申报的那部分利润征税。尽管设想很美好,但英国表示很难接受该方案,德国的态度模棱两可。短期内,欧盟各国似乎难以通过任何有意义的税制改革。

    《税务分析家》国际版主编罗伯特·高尔达认为,“这是最终方案,但是单方面很难做成。只要一个成员国说不,就可以否决欧盟的‘共同统一企业税基’。最后,将由重大金融危机来控制现状。在此期间,欧洲将继续把税收负担转移到增值税,美国将继续提升巨额赤字。”

    维护形象 荷兰重估税收制度

    今年1月,荷兰开始对跨国巨头避税采取行动。荷兰议会委员会开会审议荷兰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并重估其在导致企业减少应缴税款的法律金融链条中的作用。

    “我们不应该是一个‘避税天堂’。”荷兰工党议会成员埃德·格鲁特指出,“如果这些公司去其他地方,我们一点都不在乎,因为他们玷污了荷兰的名声。当然,你也可以等待惩罚措施出台,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

    专家认为,最近几个月,人们对原本枯燥的税收法律的关注不断增强,应部分归因于世界范围内特别是欧洲国家政府的财政紧缩政策。有税务法律专家表示,如果有比“双层爱尔兰”和“荷兰三明治”更好的方法来逃避纳税义务,金融奇才可能早就发现了。“‘聪明人’可能还会想方设法逃税,但不会像现在这么容易。”“各国政府都在削减用于教育、公安和消防的开支,可这些都是市民普遍希望国家更多投入的事务。”罗伯特·高尔达说,“对很多人来说,不能有效地向获利企业征税,这很难理解。”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