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理论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如何提高中国电影的海外竞争力
真正的文学批评必然是真诚的
《嬴秦始源》考证史学“秦出东夷”说
为当前文学理论研究提供启示
“穿越”成就不了优秀科幻片
文学创作与理论要适应视觉文化冲击




 中国文化报 >  2013-06-14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嬴秦始源》考证史学“秦出东夷”说

    本报记者  郭人旗

    6月8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共山东省莱芜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先秦史论文集《嬴秦始源》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考证史学界的“秦出东夷”一说。

    嬴秦族源,是中国文明史探源的重大课题,在史学界原有“秦出东夷”和“秦为西戎”两种学术观点。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嬴秦崛起地甘肃、陕西的专家学者为主,根据秦人墓葬考古所发现的东方文化因素,结合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发表了一批学术论文和专著,使“秦出东夷”一说的声音有所强化。随之,“秦为西戎”一说渐显式微。

    《嬴秦始源》围绕着嬴秦的始源地及嬴秦早期历史发展等问题,结合近年来考古学、简帛学等在内的地下出土的新材料和新发现,对嬴秦文化进行了追根溯源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基本共识,即嬴秦起源于东方,嬴姓氏族兴起于泰山一带。

    《嬴秦始源》中收录了国内专家学者的52篇研究成果,共计50余万字。收录论文初稿来自2011年秋季在山东莱芜召开的首届中国(莱芜)嬴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后经修订补充完成。该论文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宋镇豪主编,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作序。

    在当日的发布暨出版座谈会上,李学勤说,商殷之民作为秦人的核心,迁到了西北地区,再与西北地区文化充分融合,所以整个嬴秦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文化大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那就是融合、包容而且是多元化的。

    论及嬴秦文化研究,李学勤指出,我们把中国古代像“嬴”这样一个分布非常广泛的族加以综合研究,特别是结合当地的传统进行研究,不但对于中华民族,而且对于整个人类的文明历史,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宋镇豪认为,嬴秦的历史渊源和早期的秦文化研究除了依据文献和古文字资料外,主要还是要依靠地下考古的发现,有关莱芜嬴历史文化的探讨应该从一个更宽广的视野来研究嬴秦的始源和嬴秦早期文化的发祥、发展的历程。

    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王久祜表示,山东的齐鲁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嬴秦文化更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文化,《嬴秦始源》厘清了嬴秦与东西方的关系,在我国先秦史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史学界争论嬴秦起源于东方还是西方给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相信在以后史学研究方面它会成为一块“敲门砖”。

    与会专家认为,这部学术论文集的出版,对嬴秦始源及其早期发展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学术贡献。对于促进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带动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也具重要意义。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共4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