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华(《中国戏剧》杂志社主编)
《花儿声声》是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成立后第一次亮剑,确实金光闪闪。乍一看,《花儿声声》演绎的是爱民惠民吊庄搬迁的故事,细琢磨,则是主人公杏花性格命运发展史,尤其是她丰富多姿的情感世界,更是在《花儿声声》中神采飞扬。炽烈撩人是“杏花”的特点,她是“花儿王”,因“花儿”嫁给了老五,唱“花儿”是她的生命状态,在“花儿”中她忘乎所以,如醉如痴。杏花心中,花儿是老五,老五是花儿。都说心里有爱的人生活充实,杏花是有奔头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爱唱花儿的老五迷恋上土地,痴迷于求雨,杏花的一盆炭火无处存放。见到知识分子“眼镜儿”,杏花大胆求爱无果,止步在道德底线上。两个男人的魂灵交替出现在杏花的梦境里,犹如神话一般。男女恋情表达得特纯粹,很美丽,令人神往。同样的男女之情,有人表达得色情,有人表达得浪漫,有人表达得淫荡,有人表达得纯美。根脉在于创作者之品味之追求之境界。编导的追求自不待言,主演柳萍的气质起决定作用。
媚而不艳是柳萍的底色。她的美在乎媚,风情万种,如梦如真,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柳萍扮演的杏花时而引吭高歌,时而扭动曼妙身姿,翩翩起舞,火辣奔放,缠绵悱恻。极尽表演之能事。与柳萍交往过的朋友说她内心很干净,没那些算计人的花花肠子。你善待旁人,旁人自然不提防你。大大咧咧的西北女子自有一副豪爽与率真,在酒桌上,能饮的柳萍每次都胳肢窝下夹着酒瓶一杯一杯干,常常喝高,一醉桌前。不是柳萍好酒,她是让朋友尽兴。想当年,为了李小雄角逐梅花奖,柳萍忙前忙后,比自己争奖还上心。侯艳二次参赛梅花奖擂台,柳萍不辞辛劳,尽心尽力,得尝夙愿。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我以为,台上演戏与台下做人是相通的。一个人的内心气质会不自觉地作用在角色身上。柳萍饰演的杏花情感炽烈,皆因她内心有火一般的热情。她的那双媚眼深藏着善良才动人。
柳萍有今天的高度,张曼君导演功不可没。曼君在开掘演员潜力上有独门秘诀,凡经张导调教过的演员皆有脱胎换骨的变化。曼君对舞台样式和舞台节奏有独到的把握,尤其是音乐修养甚佳,许多平常之景摇身一变成为有韵律的审美景致。譬如,《花儿声声》中农民分到土地西北汉子纵情歌舞“这是我的土”,极富表演张力;与之相辅相成的是女子们盆接碗装盼水之舞,从水的渴望到爱的渴望,层层递进,耐人寻味。
可以用“崛起”形容柳萍近年在秦腔上的作为,记得2001年柳萍以《武松杀嫂》和《月下来迟》实现宁夏梅花奖零的突破,还略嫌青涩。谁知,2007年,她整出一台大戏《庄妃与多儿衮》,让人眼前一亮。梅花奖给了她自信。事隔五载,一出《花儿声声》横空出世。十年三个台阶。步步胜景。柳萍像一只美丽的天鹅展翅在塞外江南,翱翔在神州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