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飞雪
8月底,中国动漫业出现了一个闪闪发亮的事件——广东奥飞动漫和美国孩之宝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此举堪称实打实的强强联手——诞生于1923年的孩之宝是全球第二大玩具生产商,具有丰富的玩具及动画制作、销售经验,拥有多个国际著名的玩具及动画品牌,我国观众最熟悉的是“变形金刚”系列(包括玩具和电影等);而奥飞动漫作为中国动漫产业上市第一股,其商业模式正是“玩具+动画”模式。
协议中称“孩之宝将向奥飞文化提供创意方面的建议,以协助奥飞文化创作出既有中国特色,又同时能吸引国际观众,并能达到国际播片质量要求的电视动漫作品”,这很令人期待。
当“合拍”成为我国电影业的一种潮流时,在动画产业,国际合作还未真正兴起,国际上先进的创作方法并没有进入中国动画产业,我们还在日美已经走过的道路上反复摸索。虽然之前有过一些合拍动画作品,但主要是由大型国有企业主导,“民间”少有的几次则偏向短期的项目合作,或者是外国企业在中国单方面落地,多少有些适应不良,因此,都还谈不上合拍成功。
在中国动画业界,一直还存在一种拒绝合拍片的观点,希望通过拒绝外国动画输入来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和原创动漫不受影响。但是,在当前的国际化、多元化大趋势下,靠限制内容输入并不能提高自身水平。反之,就动画产业而言,面对国外先进的生产、营销经验,应当是虚心地倾听、接纳和学习。动画人需要真正打开心扉,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更多的知识,而不是单靠自己在“小作坊”状态中打拼、摸索。
笔者以为,在动画产业发展的现阶段,努力提高基本的生产水平是当务之急,而不是一味地去“保护文化纯洁性”。从这一点来看,将要出现的“奥飞—孩之宝”公司对业内具有重大意义,因为这是一次正式的、务实的、长期的国际合作,中国动漫从业者将有机会真正去学习、了解国外先进的动漫生产制作经验,以奥飞为代表的国内动漫企业应抓住机遇,练好各项“基本功”,借助国际合作的力量打破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瓶颈,使中国动漫的国际化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