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昊然
和张先生交流最大的感受,无非是他直爽的性格和对艺术的那种激情。提笔研磨60载,张宝珠先生的艺术成就已经达到一个高峰,但他仍在孜孜不倦探索艺术的真谛。
谈到这些年来学画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画坛乱象纷纭。一些初学者不免受到干扰,走错路。他叹息,年轻人临古太少,吸收传统不够,过于急功近利了。他偶尔回忆起年轻时候学画的情景:为了学画想尽各种办法赚钱,那些渠道是现在的年轻人想不到的。帮人拉车赚了些钱就买纸。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毛头纸1分钱一张,工资18元,往往一买就是百十张。
师从黑先生后,张宝珠每个月得去黑老师家两次,带上自己的作业给老师“汇报”,听老师讲评。他说从黑老师家走回去的路上都会劲头十足,回家画画直到凌晨三四点。这种习惯几乎坚持了二十年。当画出一幅好画的时候,心里总惦记着,就算凌晨四五点也得打开灯琢磨。由于他常年作画伏案的习惯,左手手指上磨出两个硬硬的疙瘩。
张宝珠不仅在艺术上继承了黑伯龙先生的精髓,在为人处世方面,也有着黑先生的影子。他说,黑先生一生视钱财为身外之物,对钱看得很淡,一辈子这样教育学生。2005年,60岁的张宝珠办了件善事,他为向西藏失学儿童奉献爱心,将自己创作的价值百万元的60幅精品捐赠给西藏自治区文化厅。2008年,在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又在第一时间组织泰山国画院十余位著名画家向灾区捐赠了价值30多万的书画作品。2010年,玉树地震后,他为灾区捐款10万元。
于一名画家而言,作品风格即人格。张宝珠先生性情坦荡,快意人生。他的山水画苍莽热烈,轻纵神驰,而又温润淡雅。他笔下的每幅画也是他人格魅力的自然流露,有种浑然大气之美,又不乏精细,不怕推敲。
对他而言,如今又是艺术之路上一个新的阶段,他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向另一个高峰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