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山东记者 常会学 孟 娟 齐潇潇
蔡玉水,1963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现为北京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政协联谊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5年6月在中国美术馆中央圆厅举办《中华百年祭》蔡玉水画展,成为新中国建国以来在中央圆厅展示作品最为年轻的艺术家。曾在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比利时、荷兰等多国举办个人展。作品被载入《中国美术大全》、《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图典》、《中国美术年鉴》、《中国当代美术1979—1999》、《百年中国画集》等。
2012年6月15日至7月15日,“2012蔡玉水艺术大展”在山东博物馆举行。原定7月8日结束的展览,应社会各界强烈要求,又延期一周以飨观众。40000余名参观者,39000余条观众留言……在普通大众还没有形成习惯自发走进博物馆、美术馆的背景下,一个普通的艺术展缘何吸引如此多的目光?是艺术作品的强烈感染力,还是艺术展别出心裁的形式,抑或是艺术家的个人魅力?7月19日,在“2012蔡玉水艺术大展”刚刚结束之际,记者在蔡玉水艺术沙龙采访了他。
用深刻的艺术作品感染人
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艺术性思想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而思想性是体现艺术家及其作品价值的核心所在。爱,就是蔡玉水艺术作品的内核。“真正的艺术家是哭着降临到这个世界,含着眼泪告别人生的。他的一生,可以一无所有,但眼眶里不能没有爱的眼泪。”蔡玉水说。
本次展览着重展现艺术家的艺术特色和作品背后寄托的思想情感,确立了“人间大爱”这一主题,把“爱”的旋律贯穿于展览举办的全过程。在近2000平方米的展馆中,集中展出了艺术家近30年来创作的百余件艺术精品,其中有重大历史题材的《中华百年祭》组画,有反映异域风情的《天堂巴厘岛》,有反映亲情、童真的《母与子》系列等,每件作品还以文字的形式配上了作者的创作体验和人生感悟,让观众从中得到了“爱”的洗礼。
为了深化“爱”的主题,展览组委会还组织亲子日、听障日、小学生日等活动,把“爱”的主题进一步分解为“爱像世界那么大”、“让每一个生命绽放”、“让梦想起飞”等不同的内容,使“爱”这一抽象的概念有了更加具体、深入的表达。此外,精心设计的大展话题还引发了全社会关于真善美的讨论、艺术创作的探讨及对时代精神的追问。
“与普通观众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碰撞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我看到很多观众,甚至是残疾人和儿童都看懂了我的作品。他们留言说,我的作品最终表达的就是‘爱’,这让我很震撼。”蔡玉水说。“爱”的主题使艺术家与观众之间有了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情感,产生了心灵的共鸣。
用新颖的展览形式吸引人
纯洁的少女,摇曳的烛光,圣歌般的音乐,动人的视频,个性化的宣传材料、别致的嘉宾配饰,“2012蔡玉水艺术大展”一开幕,即给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很多人惊叹:原来艺术展览的开幕式还可以这样唯美、震撼。
“于我而言,整个展览就是我的另一件艺术作品。”蔡玉水说,时代不同了,艺术家举办展览如同开大会,把画一挂就算完事的时代过去了。艺术家的作品,艺术家在展前展中所有举动都是其艺术思想的继续与延伸,甚至艺术家本人都是展示给大众的更重要的作品。
利用多种艺术手段和形式,吸引各界人士共同走进展览,而不把艺术展办成小圈子人的相互捧场与游戏,这是“2012蔡玉水艺术大展”办展的初衷。
除了新颖独特的开幕式,画展在陈列方式上大量采用声光电、数字网络等高科技会展技术,在展厅中设置视频播放,将艺术家艰辛的创作过程和“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精神,形象地展示给观众,补充了画面的静态缺失。精心设计布置展厅灯光与空间、作品与形象的搭配,形成富有魅力的参观节奏,同时又穿插相应的作品文字解析及艺术家10余篇文章,与作品相对应,像一把心灵的钥匙,让观众能够真正地走进艺术家和他的作品。
此外,本次展览还同时展出作者的创作工具、有关实物和重要资料,包括本人和社会各界人士留存的笔记、日记、书信、调查报告、原始录音、录像以及大量珍贵的少儿时期的写生习作等,使观众感到艺术家更加亲近、更加富有人文气息。
用真诚的姿态打动人
“高雅的艺术不能高高在上。再高超的艺术、再华丽的展览,如果没有多少人来看,那也是失败的,只能算是艺术家的自娱自乐。我90%的作品都是为人民创作的。如果我的艺术展览中人民缺席,那将是我最大的悲哀。”蔡玉水说。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来到展馆,近距离地感受艺术的魅力,本次展览并不是被动地等待观众上门参观,而是通过周密的组织和策划,积极主动地走近、引导群众。大展组委会列出了推广教育计划,分别设立了 “环卫工人接待日”、“大学生接待日”、“小学生接待日”、“军人接待日”、“残疾人接待日”、“老年人接待日”等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接待日,让每一个群体的人都能参与到展览中来。
济南市民张妍在参观完画展后激动地说:“真善美的作品,几度感动落泪,《中华百年祭》作品让我们80后的年轻人重新找回了历史的责任感和对民族的思考。”“我不懂艺术,但是看了蔡老师的作品,内心就想掉眼泪,我不知是什么打动了我,心灵的冲击使我想要留下来,融入其中。”一位农民参观者看完画展后写下了朴实的话语。
“艺术只要是真诚的,任何人都可以看懂。”蔡玉水说。在为期一个月的展览中,他经常在展馆中与观众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艺术话题,交流心得体会。
一位俯下身来、放下架子的艺术家,一个真正把观众放在第一位的艺术大展,让更多的普通民众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与温暖。于是,观众自发而来,参观了一次又一次;于是,被展览触动心弦的人们,写下一句句肺腑之言;于是,人们记住了这位心怀大爱的艺术家、这场别样的艺术大展。
观众留言
一笔一触皆真情,置身于您满怀深情营造的艺术世界里,我深受感动。虽然不懂艺术,是个门外汉,但浸润在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之中,依然感到震撼无比! 爱像世界那么大!您用画笔用真情拥抱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因为您更加充满了爱! —宁美荣
看着您的作品《天堂》,我的眼泪禁不住落下,一种对生命宏大的敬畏!对生活的敬畏!对地狱和天堂的敬畏!或许,美的东西总是让人心痛的,痛才能蕴育美,痛才能诞生美!深深地感谢您为我们传递的爱与美!
—李霞
看过画展后让我的心灵大受震撼的是,蔡老师可以把爱与美如此完美地结合,然后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或许每一幅作品都是富有灵性的。他们告诉每个人,纵然这个世界是悲凉的只要有爱和美的存在,我们的生活就会灿烂一片。蔡老师的作品发人深省,体现出了乐观的生活态度。
—于家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