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会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十艺节”专刊
  标题导航
“为基层群众服务,其乐无穷”
山东省艺术馆备战“群星奖”工作掠影




 中国文化报 >  2013-10-12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省艺术馆备战“群星奖”工作掠影

    “群星奖”音乐舞蹈作品汇报演出群舞《爷爷教我踩高跷》

    赛 赛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是代表中国最高艺术水准的盛会。“群星奖”是经中宣部批准,由文化部设立的政府社会文化最高奖。作为十艺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十六届“群星奖”的评选将于艺术节期间进行。在山东省文化厅和“十艺节”筹委会的领导和具体部署下,根据中国艺术节“群星奖”比赛要求,山东省艺术馆制定了《备战第十六届“群星奖”实施方案》,并在方案的指导下,广泛征集全国优秀的文艺作品,充分调动全省群文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和积极性,组织各市进行群星奖文艺创作和申报选拔活动。

    为了增强群众文艺创作能力,在“十艺节”上取得优异成绩,从2010年开始,山东省艺术馆先后举办了“群文讲堂”、“齐风鲁韵传习大课堂”等群文干部培训班,依托山东省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珍贵的传统文化资源,在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多个方面对全省千余名群文干部进行培训。通过聘请专家解读历届“群星奖”优秀获奖作品的方式,有效开拓了群文干部的创作视野,启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为“群星奖”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山东省艺术馆还创新群众文化辅导方式,自2009年起,从全省选择了100个乡(镇)、村基层示范辅导点,定期辅导,业务人员在全省各地辅导培训活动计1600余次,共7700余天,受培训辅导的人数总计约65000人次。

    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犹如源头活水,大大激发了山东省基层文艺团队的创作灵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艺术门类的创作在基层全面开花。为备战“十艺节”,冲击“群星奖”,山东省共新创作文艺作品600多个,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群众文艺作品。

    2012年11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音乐、舞蹈门类复赛分别在山东省烟台、青岛举办。经过激烈角逐,山东省共有23件音乐、舞蹈作品取得了决赛资格,入围数量位居全国首位。这些作品主题突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许多节目汲取了当地浓郁的民间传统艺术营养,凸显出浓郁的齐鲁特色。一些节目由地地道道的民间表演团体创作演出,反映了基层群众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在督促全省群星奖创作有序开展的同时,山东省艺术馆还组织承办了“喜迎十艺节,备战群星奖”全省社会文化新创文艺作品调演、“全省申报‘群星奖’音乐(合唱)、舞蹈(广场舞)作品选拔赛”、“全省申报‘群星奖’作品(戏剧、曲艺类)选拔赛”等一系列大型赛事活动。在具体实施承办活动的过程中,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工作人员,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投入,为活动的成功举办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保障。 

    为了充分发挥“群星奖”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山东省艺术馆积极将优秀作品创作纳入到全省各地市重大文化活动当中,并以此为契机,把筹备“十艺节”、冲刺“群星奖”的过程,变为加大文化惠民演出力度、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过程,变为锤炼培植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切实提高队伍素质和服务能力的过程。新创作的大多数节目相继在节目调演、汇报演出、专场文艺演出、广场活动、进社区等基层文艺舞台登台亮相过。

    “喜迎十艺节·全民共欢乐”冬春系列文化活动文艺节目进社区专场演出、“喜迎十八大·爱心走基层”山东省艺术馆走进济南市历城区唐王镇老僧口村老南幼儿园慰问演出、“喜庆十八大·相约十艺节”—山东省艺术馆下基层送爱心文艺演出、“唱响中国梦·喜迎十艺节”山东省艺术馆开展庆“五一”慰问山东省艺术馆改造工程建筑工人专场演出……山东省艺术馆组织承办的一场场基层展演,让普通大众看到了来自生活、表达广大人民群众精神追求、由业余文艺爱好者创作和演出的群众文艺精品,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共鸣和欢乐。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