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孙丛丛
“‘十艺节’是一个契机,每个文艺院团都想借助‘十艺节’的平台向全国展现院团的知名度,提升剧目的水准,提升员工的艺术价值。”山东省杂技团团长姚建国告诉记者,为了在“十艺节”展示山东杂技事业的顶级水准,剧团在一年半之前开始加班加点,尽全力打造《聊斋遗梦》。“没有一个人开口要加班费。前段时间有些演员得了流感,但都打完点滴继续排练,非常令人感动。”姚建国说,我们不怕改革,因为我们坚信把集体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所有演职人员以山东省杂技团这块招牌为荣誉,全团也以此凝聚人心。”
杂技剧《聊斋遗梦》作为一台展现东方文化神韵、传递齐鲁文化底蕴的杂技剧,姚建国坦言,希望将这台剧目打造成文化旅游演出品牌。但他强调,能否将精品剧目打造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品牌,一方面需要剧团苦练内功、立好口碑,同时还需借助政府的力量牵线搭桥。“文化体制改革需要政府‘扶上马、送一程’,我们希望有政府助推、引进资源,以便尽早进入市场运作。”
而对于当前的演出市场,姚建国称,在山东文化消费的理念没有根本转变,鉴于这种形势,如何营销剧目也是他迫切考虑的问题。“比如,《聊斋遗梦》创排之前,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认为这样一个具备东方色彩的故事特别适合以杂技演绎,而且每个年龄层面的观众从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审美需求的部分,如杂技节目、爱情、魔幻、3D等。”在姚建国看来,演出市场的开拓,找准市场定位是首要任务。他介绍说,受《聊斋遗梦》一剧中场休息时演员与观众互动环节的启发,今年11月剧团将尝试排演一部儿童杂技剧。“我们下一部将根据院团的演员资源,做几个相应的类型,以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
作为三获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最高奖“金小丑”奖的顶级杂技院团,姚建国称,山东省杂技团将以“十艺节”为动力,继续拓展面向基层、国内与海外的演出市场,续写辉煌。
□ 链接
山东省杂技团
山东省杂技团成立于1959年6月,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大型杂技马戏团体之一,“齐鲁英豪”就出自于山东省杂技团。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杂技团在艺术上努力创新,出人才、出精品,创作演出了多台大型综合杂技晚会,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推动了杂技艺术事业的发展。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山东省杂技团参加了多项全国性和国际杂技比赛,取得了辉煌优异的成绩,共获国际、国内大奖50多次。其中,1984年12月,《蹬板凳》荣获第十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最高奖“金小丑”奖。1997年2月,《车技》荣获第二十一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最高奖“金小丑”奖。2007年2月4日《蹬人》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28届法国“明日”国际杂技节上荣获本届杂技节最高奖“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2007年12月,《蹬鼓》节目荣获摩纳哥第二十届“初登舞台”国际青少年杂技比赛最高奖“金K奖”。《蹬人》在2008年9月,荣获首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一等奖。《蹬鼓》在2009年8月,荣获第二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一等奖。2010年1月,《激昂青春—蹬人》荣获第三十四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最高奖“金小丑”奖。2010年2月,《蹬人》荣登第八十四届奥斯卡颁奖典礼演出。2012年4月《蹬人》节目荣获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称号。
山东省杂技团努力开拓国际演出市场,并在国际演出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曾在欧、美、亚、非、南美、中东等40多个国家演出,其高超的艺术水准和演职员队伍素质受到所到国家政府官员及观众、媒体、演出商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誉。
山东省杂技团以第十届艺术节为动力,做大做强国内国际市场,坚持党的文艺方针,坚持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以高质量、高标准、严要求,创造出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呈现在观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