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把握大数据机遇 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大数据时代数字内容的价值发现与整合
文化大数据发展路径的探讨
什么是大数据
大数据时代的思维转变
百度大数据的实践与探索
大数据时代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转型
大数据背景下文化发展的选择与被选择
相信大数据,但不迷信大数据
大数据时代枢纽型企业的历史机遇
大数据与国家文化产业战略
大数据为文化产业带来新机遇
大数据与政府文化职能转变
智慧博物馆大数据的发展与应用
文化产业中的数据分析
首届“大数据——大文化”高峰论坛
上海宝山科技园简介




 中国文化报 >  2013-11-0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数据与国家文化产业战略

    张晓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

    我国文化产业正在从无数据时代走向有数据时代。现在,国家每年都会公布文化产业领域的数据,但是我认为这个数据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它依然是小数据。那么,大数据对文化产业有什么意义?大数据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提供了一个新型的战略资源。另外,从小数据到大数据扩大了文化市场的资源配置空间,提高了政府管理文化市场的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市场会涉及信息问题,公共文化机构是多链条的委托代理机制,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来讲委托代理中间就包含着信息不对称问题,如何避免代理人欺骗委托人?这样的问题在传统的机制下,由于大家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能力有限,所以往往通过行政管理体制解决。我认为到了大数据时代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信息的不对称,代理人和委托人的欺骗动机可以得到抑制,这样公共服务的效率会大大提升。

    我们要欢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首先要信息开放,这是迎接大数据时代的一个前提条件。另外,观念的解放也至关重要,迎接大数据需要我们面向未来接受新的研究范式、新的理论方法。

    我认为,大数据和小数据是相对的,极大者极小,现在我们看到的可能还是大数据的端倪,到底什么是大数据可能还不太清楚。当然,废的数据很多,专家也在做分析,现在关键还是有目的地挖掘。在大数据的热潮中要警惕新一轮的投资过热,云计算的投资现在已经是过热了。而大数据到底应该做什么事情,会往哪个方向走,要预防什么倾向,值得大家思考。另外,我们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小数据时代,小数据还很不精确,很多东西是猜测和推断,怎么进入大数据时代?我觉得没有小数据阶段,进大数据时代基本上是盲目的,当务之急可能还是解决小数据基础的问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