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名城名街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专题
  标题导航
协调保护,让千年古街“活”起来
图片新闻
广东开平碉楼可以住了,是破坏还是保护?
山东青州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性城镇景观培训班举办
业界研讨文化遗产区域保护与活化
河北平泉发现百亩五角枫古树群
北京文化与金融街区联手打造拍卖精品展




 中国文化报 >  2013-11-2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业界研讨文化遗产区域保护与活化

    本报讯  (记者李佳霖 实习记者薛帅)11月23日至24日,由北京联合大学文化遗产研究所和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举办的“文化遗产区域保护与活化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副司长屈盛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刘曙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罗杨,北京市文物局局长舒小峰等出席并做了发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40多家单位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北京联合大学校长卢振洋在开幕式中致辞。他说,随着文化遗产研究视野的不断扩大,从传统的文物保护,到本世纪新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再到刚刚肇始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涵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涉及的学科也越来越多。文化遗产区域保护是对特定文化圈的生态性保护,是一种综合性、整体性、活态式的保护,而文化遗产的活化则是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必由之路。随后,李文华、屈盛瑞等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对大遗址、历史街区、古村落、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文化遗产的区域综合保护和活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大会还特设“首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生论坛”,来自全国各地20余所高校的50余名博士生和硕士研究生分三组做了学术演讲,最终评出6个一等奖,18个二等奖。该论坛旨在给有志于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的青年才俊提供一次展示和交流的机会,今后将每年举办一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