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震
幽默的小品相声、轻快动听的说唱、韵味十足的快板……日前,在新疆精河县举办的2013年度优秀文化带头人、文化能人协会颁奖仪式暨文化能人“迎新春 展才艺”赛会中,一个个由精河县文化能人自编自演的各类精彩文艺节目,让赛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2012年,精河县按照科学布点、全面覆盖、消除盲点的原则,通过在每百户中建立3个文化中心户、培养5个文化能人的工作思路,在全县实行“文化网格”建设,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文化能人的引领示范作用。
“两年来,通过‘文化网格’建设,我们乡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化能人,他们经常自发组织文艺爱好者在村里表演,不仅丰富了农牧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还带动许多农牧民参与其中。”精河县茫丁乡副乡长阿·吉日嘎说。
为更好地发展“文化网格”的作用,带动更多的农牧民参与文化活动,精河县采取培训、资助、表彰等方式,鼓励文化带头人大胆展示才华,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不断提高文化活动质量,努力提升文化能人的组织能力、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
八家户农场农六队职工罗明发,从小就喜欢唱歌,没事时总是喜欢吼上两嗓子。2012年,他得知县里要举办“声动精河”文化能人歌手大赛,便报了名。在随后的海选、复赛、决赛中,他一路高歌,取得了优秀成绩,并被选中登上精河春晚。今年6月,他还找到当地文化站,想要自办一场个人演唱会。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罗明发成功举办了个人演唱会。
“以前我唱歌都是唱给自己听,唱得好不好自己也感觉不出来。这两年,县里经常组织文化活动,我们这些文艺爱好者,一有时间就去文化站唱歌跳舞,大家坐在一起互相交流学习,我感觉进步了很多。今年,我还要向县里申请参加精河春晚。”罗明发说。
如今,无论是村里的小舞台,还是县里的大舞台,精河县各族文艺爱好者都由最初的“看客”升级为“主角”。目前,全县已有文化能人1645人、文化中心户417户、文化能人协会20个。
“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我们以村队、社区为小格,在全县建立了‘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文化网格管理机制,把群众文化的主动权交给了村队和社区。同时,把精河县文化建设当做一盘棋,通过‘文化网格’这个载体,不断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精河县文化影视广播局局长黄雪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