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创意营销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文化财富周刊头版

第2版
创富基石

第3版
创意营销
  标题导航
新内容为王时代来临
电视节目版权引进热的冷思考




 中国文化报 >  2014-01-18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电视节目版权引进热的冷思考

    近几年,我国引进版权节目出现三级跳,仅2013年上半年,全国各大电视台就新推了30多档引进版权节目。

    初步统计,我国电视荧屏上已出现50多档版权引进节目。当前各大电视台陷入了 “拿来主义”的恶性竞争中,而版权引进的背后,是巨额的版权费用。

    □□高术美

    与往年相比,2013年的荧屏显得格外热闹。既有噱头十足的全新节目,如《全能星战》、《两天一夜》,也有力争再创辉煌的原有节目《中国达人秀》、《中国梦想秀》等。到了2013年底,湖南台的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迅速火爆荧屏,并成为大街小巷热议的话题。电视节目之外,应该如何向国外学习原创节目制作与开发成为业界讨论的问题。

    巨额版权成本,结果差强人意

    当前最热门的《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是购买韩国MBC电视台已经成熟的全套节目模板。这种从海外引进节目版权进行“本土化”改造,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比如《中国好声音》脱胎于荷兰的电视节目《The Voice》,《中国达人秀》源自《英国达人》。近日,湖南卫视又一次被证实购买了韩国真人秀《花样爷爷》的版权。而在网络上拥有广泛受众的韩国节目《我们结婚吧》、《Running Man》等不久之后也将出现在中国电视荧屏上。

    我们应该看到,版权引进的背后,是巨额的版权费用。早前,央视为了打造《幸运52》,花了400万元购买《GO BINGO》版权。《中国达人秀》的版权价值达到达到300万元。2010年,浙江卫视耗资千万元订购《中国梦想秀》,《中国好声音》也花了其300万元。这些版权费平均占到国内电视节目制作费的1/5。

    事实上,近几年我国引进版权节目出现三级跳,初步统计,目前已出现了50多档版权引进节目。2010年,还只有江苏卫视、东方卫视两家一线电视台制作并播放3档引进版权的节目;2011年,全国就有超过10档引进版权节目,到了2012年,引进版权节目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而2013年,更成为“节目版权引进年”,仅上半年,全国各大电视台就新推了30多档引进版权节目。很显然,当前各大电视台已经陷入了 “拿来主义”的恶性竞争中。

    版权引进盛行,业界无奈选择

    不难看出,目前娱乐节目的同质化现象愈来愈严重,如《中国好声音》与《中国最强音》,《中国星跳跃》与《星跳水立方》,《妈妈咪呀》与《妈妈来了》,《中国星力量》与《我的中国星》等等。同质化竞争导致节目模式生命周期一般都不长,收视好的不过五六年,不好的只有几个月,能播出超10年的品牌节目更是寥寥无几。央视的品牌节目《幸运52》推出9年后因收视不佳而停播,浙江卫视跟风推出的婚恋节目《为爱向前冲》推出一个多月就因低俗被停播。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资源丰富,我国优秀文化素材和资源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电视节目为什么要乐此不疲地引进版权节目呢?探究国内电视节目引进版权热潮的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巨大市场收益煽风引进热。版权引进之风的确使不少中国电视节目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收益。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节目第二季广告收入达到上亿元。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第二季仅冠名、特约赞助、视频版权等收入高达16亿元;其中,冠名费用从6000万元上升至2013年的2亿元。湖南卫视《我是歌手》首季就赚了2亿元。这样的利益下将刺激新一轮的国外节目版权购买热潮,却无益于整个中国电视节目体系的创新。

    二是规避风险的无奈选择。原创节目需要耗费大量的开发成本,且风险较大,但购买已经成功的节目模式则能有效规避风险,因此,各大电视台都很愿意从海外引进成功的娱乐节目。之所以引进节目模式,主要是因为成熟的节目模式都是已经被市场验证过的。直接引进这些模式,比电视台自己开发一个新节目的风险低得多。目前国内电视行业缺乏试错机制,如果一个新节目上马失败,就意味着一个团队的失败。显然相对自主开发而言,引进国外比较成熟的节目模式风险要小很多。

    原创电视节目成功有何秘诀

    细数国外成功的电视节目,往往具有以下的特点:

    一是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和时代潮流。任何节目都要与时代主流价值相符合,凸显媒体正义。例如美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卧底老板》是一个体验型节目。老板卧底自己的企业是为了了解企业的一线工作,以期对公司制度加以合理的调整。节目结束,老板给优秀员工派发红包的环节,也是对努力就有回报的主流价值观的肯定。

    二是突出悬念设置,强化戏剧冲突。成功的电视节目需要一定的戏剧感和内在张力,在有限的荧屏空间营造戏剧冲突,往往是抓住观众眼球的制胜法宝。英国电视节目《秘密百万富翁》就是把富翁放到平民区,这种差异化的生活丰满了节目,极具可看性,英国ITV电视台的《从流行歌星到歌剧明星》则让流行歌星从事歌剧演唱,强化了反差,增强了节目的戏剧效果。

    三是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服务生活。欧美电视节目在经历了早期的窥私、探险、猎奇阶段之后,逐渐回归日常生活,日益家常化,形成近几年生活服务类真人秀节目。英国ITV电视台的《保姆911》就是佐证。这个致力于解决儿童教育问题的真人秀节目,通过超级保姆在问题儿童家庭的实战作为表现内容,为家庭相处与儿童教育献计献策,可以说是优秀的家庭教育教科书。

    总而言之,电视节目不能一味依地赖海外版权引进,要深入挖掘节目受欢迎的原因,取其精华。结合中国本土需求进行节目的创新、开发,创造出既体现民族文化传统,又反映当代社会现实的节目;创造出既符合民族欣赏习惯,又具有国际通行表达方式的节目形态,使中国的电视节目不仅从海外“引进来”,也要从中国“走出去”。(本文作者系北京和创知识产权分析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