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琤
“水何澹澹,大家风范”。1月9日在北京市前门鲜鱼口街启幕的北京前门皇家驿栈酒店,是皇家驿栈继故宫店之后的又一旗舰店。
新开张的前门皇家驿栈位于北京城中轴线上,它所在的鲜鱼口街87号,曾经是老北京著名的老字号浴池——兴华池,距离天安门广场只有咫尺之遥,步行至故宫博物院、王府井步行街、国家大剧院等北京文化地标仅需10多分钟。借着浴池的主题,前门皇家驿栈在设计上,独与“水”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酒店的每一处几乎都能发现与水有关的主题,有人也戏称这是一座“水”的酒店。
北京皇家驿栈酒店董事长刘少军表示:“在皇家驿栈(故宫东侧),我们以各种不同的心情,近距离地去观看故宫,而作为延续之作,从故宫店到前门店,在做精品酒店的理念上,皇家驿栈已经完成了三重过渡:从豪气到贵气、从文气到雅气、从精致到唯一的转变。”
鲜鱼口街87号
酒店入门处是一条幽长的雨巷,南侧瀑布的细流落在青石瓦上,碎成了点滴,却汇成了细丝,从屋檐上慢慢流下,在水声中体会静谧;北边瀑布赋予创意和雕琢,悄无声息中滋养了悬浮半空中的绿植,呈现出“润物细无声”的静谧景象。
从人声鼎沸的前门闹市步行至这家刚开业的皇家驿栈,客人立于入口,雨巷中雨幕密集、水声错落、跫音回响,从进入酒店开始,便开启了一趟在京城与水有关的旅程。在这里,水体现为公共空间各类雨幕、瀑布、地下热泉的集聚,在负一层的SPA区域,巨型水瀑布将天井和酒店底层水疗浴池连为一体,为客人提供的私密空间,体验各类与水深度接触SPA疗养项目。
这里所有空间的作品主题皆有水的痕迹,也与高科技技术相结合。例如,酒店大堂里用色彩显示空气温度的灯光装置、侧楼雨幕表现为一串串有琳琅植物生长的雨滴。造云、造雨、造雾,水的元素,让酒店呈现出中国人特有的与自然深沉而和谐的诗意。
酒店的设计者Adam Sokol是来自美国ASAP建筑事务所的新锐建筑师,他秉承一贯的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以及皇家驿栈品牌的内涵,在前门皇家驿栈的外观、功能、主题以及独特的文化创意上,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他说:“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酒店,但这一家是不一样的。酒店的房间没有数字,每一个房屋门牌都与水有关。我们不仅要在这里打造出水的氤氲、云雾、雨露的自然之美,水汽化、结冰的造化之美,还要创造出一个负有生态风景和文化风貌的微生态环境。”
此外,Adam Sokol还联合美国9·11遗址喷泉纪念碑的设计师Dan Euser,为前门皇家驿栈独家设计了一个水的高科技全循环体验:从雨巷入场,经过酒店大堂的生态显示屏,穿过气泡奇幻雨幕,继而涉阶至天光神异的地下热泉,客人能够深入体会这个微生态环境的深邃绮丽。
一隅独享的宁静
在前门皇家驿栈中的艺术廊,整个空间呈现了一件完整当代艺术品“霘”,这幅原尺寸32米×12米的巨幅水墨绘画,被粘贴在艺术廊墙面上,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而被众多宾客铭记于心。
这件极具行为艺术风格和创新性的内部装置创意源于耶鲁大学艺术学博士、当代艺术家冰逸之手,从地板到墙壁再到顶层,是一件完整的泼墨写意作品,独特的艺术碰撞将这里打造成为一个奇妙的艺术空间。她解释,“霘”是“别有洞天”的意思,它凝聚造物万千中的智慧和诗意之美。“中国文化中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理念,独特的水元素在酒店里四处浮现,让宾客在水的动与静中体会时尚和释放。”冰逸说。
在酒店其他角落,也能发现冰逸为这座酒店倾注的热情,比如她为客房所取的名字。酒店地上部分分为3层,共有65间客房,均以与“水”元素相关的汉字命名,比如“澈”“淳”“潇”“泊”“涯”等。同时,客房被分为5种类型,呈现出不同主题:“欲望”客房凸显热情与浪漫;“宁静”客房彰显简约和静谧;“神秘”客房返璞归真贴近自然;“浮游”客房创造独特的冥想空间;“奇迹”套房展现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难得的地理位置和独树一帜的空间设计,再加上创意的“水”文化主题,让前门皇家驿栈窃得闹市一隅独享的宁静。
对 话
打造水文化创意精品酒店
文化财富:从最初创意到最终落成,前门皇家驿栈用了4年的时间。这个刚刚面世的文化艺术空间,既是旅客栖息之所,也是精神安宁之地。但从商业角度看,艺术投入的成本应该如何回收?
刘少军:急功近利的思维模式正在影响着当下的商业环境,我们总是用成本核算的方式来计算自己的行为,这其实是一种短视思维。我不是一个投资酒店的人,我也不是一个商人,因为商人会只想着赚钱。从故宫皇家驿栈开始,我们的酒店一直秉承着鲜明的本土文化主题,致力于提供充满灵感的国际化产品,为顾客打造高端、时尚、别致的环境,赋予顾客不一样的心灵体验。
我们用4年的时间做出这个酒店,其中3年是在等待拿钥匙的过程。从2013年4月拿到钥匙之后,用了8个月完成这件“作品”,同时这也是一件“艺术品”。我们没有复制自己的模式,不抄袭、山寨自己。当所有人都急功近利地做其他事情时,我更愿意等待,用时间来检验我的想法。
文化财富:前门皇家驿栈是一个中西文化、艺术与建筑合璧的结果,作为主创人员,你们如何看待这件“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故事?
刘少军:在皇家驿栈的打造过程中,我们利用东西方文明各自的优势制造出惊喜,这不是简单的中西拼凑,而是二者多元、有机而又交融式的结合。因此,在前门皇家驿站中,我们也同样在东西方文化之间找到了契合点,引领一个不同于过去中国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是属于世界、也是属于中国的。我们强调,皇家驿栈的中国元素,不是一种孤芳自赏、不能为国人或者西方人理解的价值观。
此外,从各种古代建筑中可以看到,我们曾经拥有过十分高超的建筑技术,但现在中国的大部分地方仅仅是在盖房子,而不再有建筑。所以,我也想通过皇家驿站的实践,为将来留下更多富有文化内涵的建筑。
Adam:前门皇家驿栈的设计过程中,建筑和建设是一个精确而又艰难的平衡。在建筑过程中,每一个过程都有很多故事。挑选材料就是挑战的开始,也是每个故事的开始。比如,在设计中我们使用了许多木质材料,而北京却很难找到真木头,于是我们只能千方百计地去寻找整棵的大树。
我们的设计主题“水”,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也蕴涵了很多哲理。我不想让客人来到这里只是为了寻找舒适,不希望客人的旅程是平庸的。借由设计,我希望这里的每个角落都能激发客人的思考。
这是一次非常难忘的创意合作过程。我希望前门皇家驿栈能够给客人带来别的地方所没有的东西,提供一个可以让你来创造自己精神世界的地方。作为酒店的设计者,我同时也是一个旅行者。过去,可能干净的床单和舒适的床就能满足我的需要,但现在却不一样了,我需要有一个故事、传奇和历史交错的酒店,让客人也能成为这个故事的创造者之一。所以,在前门皇家驿站设计的过程中,我也站在一个居住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希望营造出一个故事等着客人,让他们停下来,享受这一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