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伟成 黄思宇
用改编代替原创,依然是个别电影人渴望成功的捷径。在今年电影贺岁档惊鸿一瞥的《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即为一例。数据显示,号称投资3000万元的《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首日票房仅80万元,第一个周末都没挺过就被各大影院撤下排片表。
电影版“好声音”并非没有做过市场预估。这档中国金牌电视选秀节目曾创下令人羡慕的收视佳绩,其独家网络播出版权也曾售出“天价”;从节目中脱颖而出的学员也一个个身价飙升。按电影版策划团队的算法:收看“好声音”电视节目的观众有7000万人,网络和海外的观众估算有2亿人,如果他们都爱屋及乌选择来看电影,未来的票房将不可想象。据报载,影片总策划曾预期票房将“破10亿元”。
电视节目火了,紧接着做演唱会、做电影,尽可能地延伸其产业链,本是市场化运作的题中应有之义。挟着荧屏收视狂潮的余威,导演携导师、学员等原班人马,共同为2013年末贺岁档奉献一部电影,作为出品方的光线传媒总裁的想法不错:“这个项目的概念是电视节目的电影版,是综艺品牌的衍生品或品牌的立体化。”
遗憾的是,其市场化运作似乎并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人们后来发现,电影版“好声音”更像是粗制滥造的一次投机。根据各种媒体的追踪报道,这部主创人员均属首次“触电”,2013年10月11日在海南开机,11月初居然就杀青了,到12月27日公映之前,竟又完成了后期制作、过审和宣传等一系列复杂繁琐的过程,速度之快,令人瞠目。
大银幕终结了小荧屏的神话,电影版“好声音”遭遇票房“滑铁卢”,在业内人士看来毫不奇怪。电影版“好声音”公映后,聚集众多影迷的豆瓣网、时光网上恶评如潮:“还没有他们在好声音节目上演得好呢!”“强烈要求豆瓣网增加负分选项!”
的确,这几年国内电影市场呈井喷之势。2013年尚未结束,电影票房已突破200亿元,涨幅逼近20%。在这个资本集聚的“黄金时代”,怎么让自己从中掘得一桶金?无论如何,也是应该带着些真本事和诚意来的。综艺节目转向大银幕的趋势如今算是开了个头,但这个简单做转换和吃定粉丝的如意算盘,恐怕是难在市场上打响了。电影版“好声音”预告片中,饰演音乐学院校长的汪峰的一句话说得对:“你的歌空有技巧,没有灵魂。一首歌唱给谁听很重要。”这句忠告同样也适合这部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