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南国风·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标题导航
文化体制改革的“顺德模式”
声音
访谈




 中国文化报 >  2014-03-12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声音

      中共顺德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文体旅游局常务副局长 饶林海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让文化与群众“零距离”

     近年来,顺德区公共文化建设成效显著,法定机构改革初见成效,群众文化蓬勃发展,文化产业取得突破。

     以文化设施建设为例,顺德区各级财政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全区已初步建立起区、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特别是“三馆一站”建设、社区(行政村)“六个有”建设取得突破性发展。

     顺德区还以开展文化惠民系列工作为重点,积极推进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如每年举办“顺德之春”“金秋嘉年华”系列文化品牌活动,举办超过600场文化活动,吸引100多万市民参与。每年组织开展各种公益性文化活动、展览、讲座近2000场,扎实开展“星声悦耳”广东省流行歌手大赛等多项惠民活动。组建文化志愿者、文体协管员和图书馆周末辅导员队伍,目前共有文化志愿者898人,图书馆周末辅导员248名。

     接下来,顺德区将改革创新,全方位更新文化理念,多角度制定文化政策,高标准加大文化投入,大力度加强队伍建设,多途径推动文化创新,进一步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分布的均衡性、分配的公正性和享有的平等性,真正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一是更新理念,将文化建设作为“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共建共享幸福顺德”的核心任务来抓,确立“文化引领”的理念,建立文化考核机制,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影响力;二是加大投入,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确保各级财政文化投入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达1%以上,并逐年增加对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生命力; 三是健全制度,制定一系列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群众需求相适应、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文化政策,真正实现文化部门职能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带动力;四是完善设施,做到文化设施建设与城市基础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建设、同步交付,完善区、镇(街道)、村(居)三级文化设施建设的布局,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承载力;五是创新措施,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多措并举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努力实现管理的专业化和设施、设备、人才、市场等资源的整合,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