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悦赏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美术文化周刊头版

第2版
视野

第3版
美术馆
  标题导航
对土地与生俱来的依恋
横吹画像砖
指挥自己灵感的创作
朱锦泽的花鸟画




 中国文化报 >  2014-03-16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横吹画像砖

    横吹画像砖(彩绘砖) 38×18.3×6.2厘米 南朝 佚名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1957年,在河南省邓县学庄村西南方发掘了一座全砖结构的墓葬,因为该墓中墨书文字有“家在吴郡”等一些信息,推测可能是南朝时期的墓葬。该墓葬为单室墓,墓室为拱券顶,墓室前有全长9.8米的甬道。墓室和甬道全部用带莲花图案的砖头砌成,地面也有带莲花图案的小砖头铺设。墓室两侧各筑8个方形砖柱,甬道两壁各筑4个方形砖柱,上面砌一砖一图的模印彩色砖画,壁面上其他位置也镶嵌有大量的砖画。

    这幅横吹画像砖镶嵌于墓室内的方砖柱上,表现的是出行队伍中的乐手。画面上共有4位乐手,皆藏有檐胡帽,腰间和膝盖处皆用带束紧。这种短打装束兴起于汉末,因便于行动而作为军服,南北朝时期穿用范围更加广泛。前两个乐手吹奏胡角,后两人击鼓,这种以角和鼓为主的乐队配置被称为“横吹”,与以箫和鼓为主的“鼓吹”相对,西汉时从西域传入中原,一直用于军乐。由此,可以推测墓主人生前可能具有一定的军旅背景。

    这幅画像砖保存得比较完好,砖上填涂的红、绿、紫等7种颜色虽然经历了数千年,但仍依稀可辨。整块画像砖构图紧凑,人物修长的比例体现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秀骨清像”的时代审美风尚,利落流畅的线条表现出热火朝天的奏乐行进场面,堪称南朝画像砖艺术的代表之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