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悦赏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美术文化周刊头版

第2版
视野

第3版
美术馆
  标题导航
对土地与生俱来的依恋
横吹画像砖
指挥自己灵感的创作
朱锦泽的花鸟画




 中国文化报 >  2014-03-16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指挥自己灵感的创作
——读吴景希作品

    碧海丝桥(漆画) 吴景希

    童焱

    厦门画家吴景希(1944—1998)先生涉猎面极广,国画、连环画、油画,还有壁画、漆画、装饰画,甚至还有工业设计与室内装修。然而,广泛的涉猎不仅没有降低他的创作品质,反而让他得到释放才能、融会贯通的机遇,经他用心创作出来的作品,无一不引起圈内同行的关注。据他当年的一位学生讲,每次白天去他家拜访,见他的眼睛里都布满了血丝,这是他为了保证创作质量,经常熬夜工作的结果。

    1986年就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的漆画《武夷之春》、陈列于厦门外贸大厦和新加坡国际展览中心的漆画《碧海丝桥——海上丝绸之路》和陈列于香港中银大厦的漆画《丽人行》等作品均已成为漆画艺术的经典之作。他1979年应福建人民出版社之约创作的连环画《郑成功收复台湾》在1982年的“全国连环画展”比赛中获得绘画二等奖,成为当年福建省唯一的获奖作品。

    吴景希先生的艺术功底扎实,善于在创作中通过合理的构图把握大场面,处理大场景,营造感人的气氛,展示画面人物的精神风貌。经他处理过的画面,不仅有气魄,有美感,而且极具个性。很多时候,对于创作中出现的败笔或难以收拾的局面,别人可能因此作废重画,但他都能够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和艺术表现技巧,让它们起死回生,变成一张精品佳作。这样的本事也让他在画界赢得了“鬼才”的赞誉。他为鼓浪屿郑成功纪念馆所创作的油画《收复台湾》和《镇北关》、国画《牧歌》、装饰画《牧歌》,展现了他的创作才华和全面修养。

    上世纪80年代初,吴景希先生曾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在此期间,他到川西高原地区体验生活。他谈到这段经历时曾说:“我的两腿自然而然就要跪下。”对大自然的崇拜和敬畏使他的作品融入了清新、典雅和庄重,甚至还有某种神秘感。熟悉他的人不用看名字,只要看构图、看线条、看笔触、看色彩,就知道哪一幅是吴景希的作品,他人想要模仿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正是他真实个性的展现,是大自然在他内心投射的光影,也是他那纯净、坦荡和阳光的精神世界的展示。

    作曲家理查·斯特劳斯说:“一个真正的音乐家应该是什么样?他必须也能为一张菜单谱曲。”这让我想到吴景希先生,他就是一位可以“指挥”自己的灵感来创作的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