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恪
作为全国最重要的红木集散地之一,福建省仙游县的17家“仙作”龙头企业参加了品鉴会。在这次国内顶级红木家具品鉴“盛宴”中,荟萃“仙作”精品家具精华的“仙作馆”与珍品云集的“三福艺术家具馆”相互呼应,融合一体,成为品牌展的一大亮点。
亲临三福艺术家具馆现场的观众,想必会清楚地记得大屏幕上反复播放着这样一段画面:今年4月,在成龙60岁生日的慈善晚宴上,来自仙游三福古典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福家具”)的檀香紫檀雕云龙纹宝座拍出了650万元的高价。而现场近100位明星宾客佩戴的小叶紫檀108颗手串,同样是来自三福家具的精工之作。
自创品牌 专攻精品
三福家具这家“仙作”红木家具产区的领跑者,在17年前,只是一家小小的家庭式企业。1997年春,出生在雕刻世家的黄福华与二弟黄福忠、三弟黄福镇,踌躇满志创立了三福家具。谈及创办公司的初衷,黄福华说,走自创品牌、精品发展之路是公司创始就确定的发展方向。
在产品上,三福家具推陈出新、另辟蹊径,从挖掘产品本身的内在本质出发,以新颖独特的思路融合现代风尚与古典人文情怀,打造出蕴含中式古典风格的新式古典家具,创新了古典家具的文化内涵;材质上,三福家具精选海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上等印度小叶紫檀、老挝红酸枝等各种珍贵木材;工艺上,三福家具精雕细镂,使产品精于形、臻于艺、达于意,将古典家具提升到艺术品和收藏品的高度。
打造品牌,从关注细节开始。“开料、贴图、拉花、雕花、刮磨、拼装、油漆,这是我们公司古典家具的生产流程;每个生产流程中,又有若干道工序。”黄福华说,就拿刮磨来说,就有十几道工序。每个系列的精品一年仅做五六件,讲究质量,是三福家具取胜的法宝。
经过多年的努力,三福家具先后捧回“著名商标”“福建省知名字号”等荣誉称号,公司荣获中国古典家具重点龙头企业、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10年度中国轻工业工艺美术行业十强企业、首批福建省重点创意产业示范基地、第五批福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并成为中国收藏家协会授权并颁发收藏证书的企业。
坚守文化属性 致力转型升级
近年来,红木古典家具的投资价值与原料价格被炒得火热,红木古典家具的传统制作工艺、文化属性和艺术属性反而逐渐被人淡忘。“坚守古典工艺家具的工艺特色、文化属性和艺术属性,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这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黄福华说,通过设计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等,减少材料浪费,弱化对名贵木材的依赖,突出古典家具和生产企业的文化属性,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龙头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应当做出这样的表率。
据黄福华介绍,在三福家具,有一个研发创新团队,专门围绕黄花梨、小叶紫檀、红酸枝及大叶紫檀等四大类名贵红木进行设计研发。三福家具在这方面拥有超前意识,一方面充分发挥雕刻传承人的工艺技术优势,广收学徒,传播技艺;另一方面,他们主动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和产品开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本届“品鉴会”上,揭晓了第二届“金斧奖”的获奖作品和“消费者最喜爱的红木家具产品和红木家具品牌评选”,三福家具的“雕云龙纹宝座”荣获“逸品奖”。
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在展会现场,坐在三福家具典雅厚重的紫檀座椅上,似乎能感受到穿越时空的文化信息。眼前那些明清式紫檀、黄花梨古典家具,造型简洁、结构严谨、气质脱俗。圈椅的靠背、扶手,画桌的腿子、牙板之间,高低长短、粗细宽窄的比例匀称协调,表现出质朴流畅的大气古典之美。其装饰手法多样而又适度,整体观感浑然一体,在细节的处理上工艺精湛,可谓繁简相宜,美不胜收。
精工细作让三福家具闯出了一片广阔天空,品牌打响了,市场也越来越大,甚至影响了不少业内企业。然而,独善其身并不是三福家具的追求,黄福华认为,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须打造“仙作”区域大品牌。“如果只局限于打造个人品牌,会把‘仙作’产业引入死胡同。三福家具必须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标杆和带头作用,更好地推动整个‘仙作’红木产业的发展。”
在三福家具的带动下,仙游的家具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到今天已有数百家。曾在三福家具培训过的不少人才也自立门户,成为“仙作”古典家具市场的强将。在三福家具的示范下,许多品牌企业也建起研发团队,或强强联合组建股份公司,或建立以强带弱、以大带小的联合体,共同拓展市场。
对于未来,三福家具的目标很明确,也很坚定:作品上,巧手雕出明清风韵,匠心酿就华夏精魂,继续践行精益求精;品牌上,在坚持品牌之路的同时,更要偕同仙游企业家,将“仙作”打造为全国家具行业中最具影响力的家具流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