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华
来自海南国盛古典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国盛”)的展位,作为品鉴会重点项目“红木小件精品品鉴专场”,吸引了众多海南黄花梨爱好者的目光。
黄花梨的优势得天独厚
海南黄花梨如此受追捧,与其稀缺的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华美的质地分不开。
关于黄花梨的产地,曾形成过较大的争议。目前,对海南黄花梨的产地已形成的共识是:只有产自海南本土的降香黄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南黄花梨。据中国林业科学院红木专家杨家驹介绍,海南黄花梨产自海南岛,与檀香紫檀产自印度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说,在没有科学公示之前,无论其他木材与海南黄花梨在木性上如何接近,两者也不能等同看待。海南黄花梨的这种排他性,杨家驹认为是由海南岛独特的土壤条件和气候决定的,这直接导致了即使是同纬度的其他地带,也无复制的可能性。
由于海南黄花梨成材缓慢、大料难得,在明末清初就已接近绝迹。新中国成立后,绝大多数国人并不知道黄花梨为何物。海南黄花梨重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时,可追溯到1963年上海博览会海南代表团的药材展。改革开放后,黄花梨重获重视,但黄花梨文化真正回归则是在近十几年,其价格一路攀高,从当初每斤约36元涨到现在每斤约2万元,飙升约500倍,掀起了国人抢购黄花梨家具的热潮。
除此之外,黄花梨更有着不可比拟的文化底蕴。黄花梨被誉为“明清宫廷三大贡木”之首,著名作家海岩曾在《满城尽带黄花梨》一文中这样写道:“明代是中国家具艺术出现飞跃式发展的历史时期,家具的形式与功能日趋完美统一,明代黄花梨家具更将中国家具艺术带入化境。今天人们所谓的中国古典家具,实际上指的就是中国明清家具。元代之前的家具大多取材于杂木,易损难存,传世甚少。在工艺、造型、用材上皆达到让今人都难以企及的水准并可传之万代的,应以明代的黄花梨家具为始。”
海南黄花梨珍品吸人气
此次海南国盛参展的海南黄花梨工艺品琳琅满目,如《龙壶》、《金鱼壶》、《福壶》、十八罗汉大型系列根雕等,这些难得一见的海黄艺术珍品甫一亮相就吸引了众多人气。
以价值超过680万元的十八罗汉大型系列根雕作品为例,海南国盛董事长吴名光坦言,海南黄花梨大料罕见,收集这么多有一定分量和天然造型的原材料用于创作,非常不易。笔者在海南国盛展位上看到,短短几分钟内就成交了3件海黄精品:有位先生花10万元购买了一件精美的海黄工艺品,一位女士看中一件雅致的海黄手链后也迅速出手。来自北京的张先生说,在海黄爱好者心目中,海南国盛久负盛名,去年第一届精品品鉴会,他们就从国盛展位购买了海黄工艺品,一年来升值不错。今天他们又看中一件直径3厘米的海黄手串精品,当即收入囊中。
2010年,世界小姐机构主席莫里夫人在上海世博会上看到海南国盛展出的海黄工艺品时,曾由衷地称赞说:“它像世界小姐一样美丽。”
吴名光认为,莫里夫人的评价,体现了海南黄花梨秀外慧中之美:
首先,海南黄花梨是中国明代和清代早期最受推崇的木料之一,它色泽柔和、纹路行云流水、华美而且绚烂;空灵飘逸,与世界小姐的高雅气质异曲同工。其次,世界小姐的美不仅在于外形,更体现在智慧上。而海南黄花梨不仅是制作硬木古典家具的上乘材料,还能够用作药材,海南黄花梨的心材就是中药降香,有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消肿生肌的功效。第三,世界小姐本身就是对获得者的一种至高荣誉。而海南黄花梨曾被海外人士称为“被上帝亲吻过的木头”,其制作的家具,更是以气味馨香迷人、手感光洁丝滑、纹理妙不可言、色泽晶莹剔透,越来越受到藏家的喜爱和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