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创富基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文化财富周刊头版

第2版
P2P网贷专题

第3版
P2P网贷专题
  标题导航
冀派核雕引领农村青年致富
商业戏剧背后的互联网思维




 中国文化报 >  2014-10-18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商业戏剧背后的互联网思维

    《东北往事》海报

□□ 本报记者 李琤

    由至乐汇(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至乐汇”)出品的舞台剧《东北往事》将于10月22日至26日登陆北京解放军歌剧院。同时,首轮演出结束后,还将开启全国巡演。对于一部红遍互联网的小说《东北往事》,如何找到适合戏剧舞台的表现形式?一家民营剧团何以有魄力投入300万元对一步戏剧进行如此大制作?在这一切的背后,至乐汇创始人孙恒海知道:“话剧不是一个单纯的艺术品,也不是媚合市场的低俗产物。它是一个艺术商品,只有清楚它的市场定位和盈利方式,才能够做得长久。”

    从小说跨界舞台剧

    “《东北往事》这出戏从一开始策划到推出,虽然历经3年多,但我们自信它将会收获市场影响,因为它的观众群体不仅是喜欢戏剧的朋友,还有小说《东北往事》的忠实读者。”孙恒海说。

    2007年,孔二狗在天涯社区连载长篇小说《东北往事》,描绘了自1986年以来发生在东北某市的光怪陆离、惊心动魄的青春往事;2009年,《东北往事》由读客图书公司出版,上市后连续18周入选各大图书畅销榜;2012年,乐视网精心打造了网剧版《东北往事》,上线仅一天就获得500万点击量,两周后破2亿。

    从网上火起来的小说,创作团队如何找到适合舞台剧表现的角度?“将一部长篇小说改编成戏剧的过程中,主观的美学追求必不可少,客观的市场诉求也需要纳入考虑范围。很多戏剧从业者都说艺术是没有标准的,我并不认同这种理念,艺术有其主观态度更有其客观的标准和逻辑,凡是忽视客观标准而一味追求主观态度的艺术作品,很容易演变为孤芳自赏或昙花一现。”孙恒海说。

    相比于原著中的残酷青春,舞台剧《东北往事》更偏向于爱情与友情故事——一切野蛮与冲动都源自蠢蠢欲动的荷尔蒙。

    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

    2013年,至乐汇全年营业收入超过1500万元,利润率高达30%。2014年,改编自台湾作家张德芬同名小说的舞台剧《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入选“‘中国梦’北京故事戏剧作品展演”。

    谈及在小说的改编过程中,如何与主创观点一致,作为艺术总监,孙恒海表示:“主观追求一定是在充分尊重客观标准的前提下展开,创作一个极致的,能在最大程度上吊起观众胃口的好故事,这一点非常重要。我对故事非常苛求,当故事平庸时,再好的形式,也不过是浪费笔墨。”

    一直以来,怪咖剧团保持着强烈而敏感的忧患意识。当越来越多的外来剧目充斥着中国内地的戏剧市场,无论是出于对市场考量,还是观众对艺术审美的需求,都迫切地呼唤着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准商业大戏的出现。到目前为止,《东北往事》即将在北京演出的5场已被多家企业包场。

    民营剧院也有企业责任

    戏剧,尤其是民营戏剧,是文化产业中的小、精、高产业——体量小、要求精、风险高。维护企业的稳定运转、履行企业的各项权利与义务、保证企业员工的就业发展等各项要求,都是剧团必须承担的基本企业职责。

    至乐汇创立4年来,共出品舞台剧作品17部,已陆续完成400余场演出,历年作品巡回超过21个城市,观众人次累积至近30万人次的惊人的纪录。

    怪咖剧团一直希望以自己的戏剧作品在商业和艺术之间搭建起一座坚实的桥梁。“做到市场与艺术共赢,是每一个剧院的责任。我们通过不间断地进行精品戏剧产品研发、合理部署市场定位与运营、有效地对投入产出风险进行控制,已经迈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中,不仅在中国的戏剧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走到了同行业的前列。”孙恒海直言。

    对   话

    文化财富周刊:用3年的时间,投入300万元制作这样一部舞台剧,你对市场的信心来自于什么样的调查与分析?

    孙恒海:我们从来不做一般意义上的市场调研.相比于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我们更希望做市场潮流的引领者。我们一直在超越自己,而绝不重复过去的成功。这就要求在戏剧制作的过程中追求与观众的共鸣。只有与观众产生共鸣,才能吸引到潜在的巨大观演人群,而不是去盲目跟风。这既是怪咖剧团的追求目标,也是一直以来的实践准则。为此,我们用“大数据”思维方式考察《东北往事》小说粉丝群体,确定其潜在的观众量级和地域分布,对舞台剧《东北往事》的全国巡演做好充分准备,并联合东三省的演出公司,一起做驻场演出计划。

    文化财富周刊:在营销策略上,至乐汇有什么独特的做法?

    孙恒海:在营销方面,我们主要围绕目标用户,集中在互联网平台尤其是视频网站进行新媒体营销;在具体执行方案上,制定了“点燃粉丝”“饥饿营销”“海夸造势”“口碑维护”4个阶段的营销计划。首先在宣传阶段充分挖掘粉丝。我们将《东北往事》书迷最大程度黏合,让这些人群先动起来,逐步带动平时没有观看话剧习惯的人群。

    其次,戏剧是一个传统的行业,如何从传统中异军突起,这就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营销模式,最大限度的抹平行业界限,整合资源。比如我们与“关外关”餐饮达成商务合作,为剧目量身定制“东北往事天鹅套餐”,以折扣价提供给《东北往事》的观众。

    第三,减少首演场次,在受众中营造饥渴感,让观看《东北往事》成为时尚和怀旧的标识,人皆欲得之却一票难求。

    最后,在“口碑维护”阶段,公演之后的一年到两年时间内,保持在热门话剧品牌的位置,持续成为受众生活谈资,成为当代话剧的代表作品。除了原有话剧内容,不断围绕话剧《东北往事》制造全新的事件,让口碑持续发酵,使《东北往事》形成经典话剧品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