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智军
“新思维、新空间”,鼓励新的思维、新的视角、新的创意,这是“第三届造型艺术新人展”的主题和追求。10月12日,由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艺术报社承办,中国美术馆、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协办的“第三届造型艺术新人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以中国美术馆一层9个厅的规模,展出了260件从全国评选出的青年美术家优秀作品,全面呈现了当代青年美术家的创作面貌和实力。
造型艺术新人展作为发掘和推出新人的艺术展示平台,在2008年和2012年曾成功举办了两届。第三届造型艺术新人展经过严格的初评、复评,从报名参展的5000余件作品中,评选出35件获奖作品和224件入围参展作品,其中新人优秀作品5件、新人佳作10件、新人佳作提名作品20件。马文甲的雕塑《精魄》、马杰的中国画《基石》、张军的油画《微信——下午茶》、陈国的漆画《默默进化》、梁业健的版画《逸境NO·2、3、4、5》获得优秀作品奖。
入围者来自社会的各个领域,既有美术专业的教师和在校学生,又有职业画家。参展作品题材丰富,且涵盖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漆画、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江汉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教研室主任马杰创作了表现农民工辛勤工作的中国画作品《基石》,他表示自己的创作题材大多表现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真实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注定表现技法与题材不会具有太多的新颖与时尚性,但绘画语言的时代性却也是其一直努力寻求的主题。厦门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陈国感慨自己“漆路漫漫”,他介绍自己的作品《默默进化》表达的是肉体与环境相互影响变化,传达更多的是一种心路历程的演变——默默将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适应周围的环境,耕耘好自己心中那块土地。中国雕塑院青年雕塑家创作中心雕塑家马文甲表示:“我们深知自己才仅仅触碰到艺术的皮毛,而‘新人’则将不是我们永远的代号,艺术的生命力并不是爆发力的呈现,深厚的学养和精神的历练才会真正成就伟大的艺术。”《微信——下午茶》的作者,青年油画家张军在开幕式上代表获奖艺术家致辞时表示,艺术家应该关心社会、对身边事物始终处于一种敏感的状态,以一个画家敏锐的视角来表现这个时代的生活。
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吴长江表示,举办造型艺术新人展的目的是为培养和推出优秀的青年美术家和作品搭建平台,同时通过造型艺术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寻求如何把握当代造型艺术的学术思想,解析当代造型艺术创作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艺术从来不是封闭与孤立的,需要积极探索,不断推陈出新,只有在继承自己本民族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与时代性、地域性相融合,创新的艺术才真正具有活力。”吴长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