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红色文物具有强大生命力
我的晋绥红色文物收藏之路
红色文物是革命者最好的营养剂




 中国文化报 >  2014-10-21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色文物是革命者最好的营养剂
——观青年收藏家郝宏武的晋绥红色文物有感

    郝宏武简介

    郝宏武,男,1967年3月出生,山西省柳林县军渡村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曾任村党支部书记12年,现任北京东方华兴国际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郝宏武喜爱收藏已长达20多年,主要收藏晋绥边区红色文物。2006年11月,曾在山西省民俗博物馆举办“历史的足迹——郝宏武红色收藏展”,展品大多属于首次亮相的晋绥红色文物,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郝宏武因而被誉为“红色文物收藏家”。

    红色收藏在中国风靡已久,今年适逢建国65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特殊年代历史的追忆,吸引了更多眼球把灼热的目光落在红色文物上。就我来说,我的目光就落在了山西吕梁青年收藏家郝宏武所收藏的林林总总2万余件的晋绥边区红色文物上!

    应该说,我与郝宏武的相识,就是红色文物牵的线。

    郝宏武是山西柳林县军渡人,在吕梁山下黄河岸边长大,这里就是曾经的晋绥边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协议,八路军主力开赴抗日前线,贺龙率领的120师开辟了晋绥边区革命根据地,包括晋西北、晋西南、大青山地区(绥蒙区)三大块。在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复杂斗争的残酷环境里,这块根据地时大时小,最大时北达绥远省百灵庙,南至黄河风陵渡、大青山、管涔山,吕梁山纵贯全境。

    晋绥边区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八路军、山西新军依靠地方各级党组织、山西“牺盟会”“战动总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在华北敌后创建的四大抗日根据地之一,是阻挡日本侵略者向西进入陕甘宁地区和党中央所在地延安的一道坚如磐石的屏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贺龙率领晋绥军民在这里展开抗击侵略者的英勇战斗,军民团结铸就了抗敌胜利的钢铁长城。1937年10月下旬,已占据大同的日军向南进犯太原,120师各部在雁门关附近连续战斗20多次,击毁日军运输车数十辆,歼灭日军2000多人,切断了敌人的交通伏击线,有力配合了忻口会战;1938年春,日伪军1万多人进攻晋西北,120师根据毛主席的电报指示,采取避其锋芒、各个击破的方针,歼灭敌人1500多人,收复了被日军占领的晋西北7个县城;从1940年到1944年,日军每年都要对晋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残酷围剿,而我军民协同作战,利用游击战术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晋绥边区根据地不仅在军事上形成了保卫延安的屏障,而且也是基本战争物资供给地。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边区人民倾家捐粮捐物、出人出力,毫无怨言。兴县蔡家崖以西15公里黑峪口附近,兴神大桥横跨晋陕大峡谷,而当年运往陕北的粮食、衣物等物资完全靠渡船摆渡。渡口不仅是通往陕北的重要物资通道,而且还是延安与华北、华东、华中等抗日根据地联系的交通枢纽,是延安与莫斯科联系的国际通道,党内重要文件、信件和频繁更换的密电码,都要经过这里传递。1万多名党的干部包括党的高级领导人,也是经过这里,在交通人员的护送下,安全到达目的地。抗战胜利,解放战争烽烟再起。晋绥边区不仅完成好本地作战任务,而且调集大批人力、物力,有力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当时,整个晋绥边区南下干部达到1.1万多人,与此同时,还有10万多名青年参军开赴前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同志对晋绥边区的军政工作始终高度重视,1948年3月23日至5月26日,他从陕北东渡黄河转移到河北西柏坡时,途经蔡家崖村,停留了11天,发表了著名的《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和《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讲话》阐明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土地改革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对于指导全国各解放区工作,具有重大意义;《谈话》则生动鲜明阐述了党报的任务、办报方针、党报风格、党报工作者的修养等几个基本问题,是党报新闻理论的基石,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试想一下,在这样一片神奇土地上诞生的红色文物,有着多么深刻的教育启示作用,该是何等的价值连城!因为,这里遍地是故事,到处是传奇!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从这里昂然走过,共和国一颗颗将星在这里闪烁升起!这里的山山水水都与共和国有缘,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在向后人讲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真谛!

    时光流逝,带不走对历史的回忆;光阴荏苒,磨不去对英雄的敬仰。

    正是怀揣这样一种理念,郝宏武从学校跨入社会,先后担任过团支部书记和党支部书记等职务。工作之余,他热衷红色文物收藏,30多年来,风雨兼程、走村串户、千辛万难、苦苦淘宝、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累计收集到各种珍贵红色文物2万余件。郝宏武收集的红色文物种类齐全、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和收藏价值。一幅幅布告、地图,一张张文稿、图表,一批批信件、书刊,见证着红色岁月,记录着战斗历程,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在后来者眼里、在革命者心中,这些红色文物始终是最好的营养剂,永远是一座座不倒的丰碑,让我们铭记,送我们前行!

    郝宏武晋绥边区红色文物收藏巡礼具有现实和历史双重的重大意义。

    黄金有价,晋绥边区红色文物无价!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