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艺术长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文化财富周刊

第2版
投融资

第3版
融资案例
  标题导航
创意宏大题材 营造剧目精品
魅力主题吹响嘹亮集结号
古艺新姿绘彩虹
一道绚烂耀眼的丝路彩虹
专家热议原创杂技剧《丝路彩虹》
掌声背后的思考




 中国文化报 >  2014-11-0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艺新姿绘彩虹
——原创杂技剧《丝路彩虹》创作谈

    □□李延年

    杂技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嫡传血脉,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创新发展,如今在璀璨夺目的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仍是独具光彩、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中国杂技在当今的世界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从某些方面反映出勇敢坚强、吃苦耐劳、勇于创造的中华民族精神,因此它在世界各国有广大的观众群,为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肤色的观众所接受、所喜爱。

    丝绸之路,人类文明史上一道亮丽的彩虹,1000多年前的先辈以坚毅的精神和开拓的胆魄,用脚板踏出了这条贯通亚欧的商贸、文化交流大通道,这种开放的心胸、担当的精神值得敬仰、值得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战略构想,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用杂技艺术为主体的舞台样式,表现丝绸之路开拓者们的精神风貌。

    在剧本创作中,我注意了以下三点:

    一、传统杂技与时代精神的契合。没有时代精神的作品不会有生命力。在多元娱乐方式乱花渐欲迷人眼和铜臭熏染文艺界的环境下,不能不考虑文艺工作者的担当和以清新悦目的作品带给观众正能量。古老的题材、古老的杂技一定要注入时代的新精神,这个精神便是全剧之“魂”。这个精神就是当年丝绸之路开拓者的艰苦耐劳、不畏艰难、勇于奉献担当的精神,艺术地转化为对当代观众的滋润,使人们在欣赏剧目的同时受到心灵的洗礼与冲击,从而产生突显中国梦而奋发的力量。

    二、文化内涵的注入,是丝路情怀的外化。《丝路彩虹》并非去探索在这里曾发生的历史真实,也并非为刻意展示杂技的惊人技艺而去把当今杂技高难技巧节目罗织出来,而是要为全剧注入文化内涵。有了文化内涵,杂技技巧也就有了生命与灵魂。展示中华文化的瑰丽多姿是《丝路彩虹》的主旨。在剧中的各场戏中和细节处,我们都有意识地把不同文化的独特性与共融性加以体现,既有大唐文化的恢宏瑰丽,又有异域的柔媚曼妙。这些元素在诗意的律动中加以呈现,增强了作品的文化意韵。

    三、在审美形态方面,传统与创新契合也是创作的关注点。杂技无排他性,与其他艺术最易共生共融是杂技艺术的一大特性。杂技正是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从舞蹈、武术、体操、服饰、音乐、美术、戏剧等“兄弟”门类中汲取营养,在艺术的道路上才越走越宽。正是基于这个特性,为了更好地演绎故事、架构矛盾冲突、塑造人物,我们在剧中有机融入了舞蹈、造型、美术、戏剧等艺术手段,在舞台呈现上让观众感到亦古亦今、亮丽好看,有冲击眼球的观赏性,有激发观众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引入“姊妹”艺术元素的同时,我们也始终紧紧把握住杂技剧的本体特征——技巧,其他手段是“绿叶”,而杂技本体的“红花”位置始终不曾动摇。

    《丝路彩虹》是继我所创作的《依依山水情》、《花木兰》两台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佳剧目作品后的又一倾情之作。值得欣慰的是,这部作品公演之后得到了专家、观众的一致肯定。他们反映,这是一台充满恢宏壮丽中国气概与柔媚多姿异域风情的佳作,杂技精品荟萃令人目不暇接。我的二度创作十分感谢主创人员及全体演职人员的奉献与付出。我深信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的鼓舞和指导下,这台戏越打磨越好,定会成为丝路开发宏伟乐章中的悦耳音符。

    (作者系著名杂技专家、《丝路彩虹》编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