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博物馆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创意与科技扮靓博物馆
慢火熬出文化汤
承担任务使命 服务引领社会
中国三峡博物馆展出高罗佩收藏
甘肃马家窑彩陶博物馆建成开馆
哈尼梯田“画卷”进京




 中国文化报 >  2014-11-27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淄博爱情邮票博物馆——
慢火熬出文化汤

    王松松  孙芝俊

    “在这里,一枚邮票就是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更是一幅独具匠心的艺术作品。”在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叶涛看来,中国(沂源)世界爱情邮票博物馆让爱情邮票与牛郎织女文化完美邂逅,既展现了邮票的文化价值,又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浪漫故事有归宿

    印有“LOVE”字样的世界第一枚情人节邮票、梁山泊与祝英台的化蝶传说邮票……漫步世界爱情邮票博物馆展厅,136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余种、20多万枚爱情题材的邮票映入眼帘。

    “不仅所有展出的邮票都与爱情有关,这座爱情邮票博物馆的落成也充满着浪漫色彩。”淄博市沂源县宣传部部长崔伟春介绍,该馆邮票几乎全部由现任馆长林一苇捐赠。

    41岁的林一苇收集爱情邮票长达24年之久。“之前与妻子一起收集,那时候她在美国,我在北京,许多国外的爱情邮票飞越大洋,到了我的手中。2003年,她突然去世,那些往来于大洋之间的一封封信件和一张张邮票成了我最重要的念想。”林一苇说。

    2007年,林一苇与沂源县工作人员的一次“偶遇”,使得他有了将这些邮票捐献给沂源的想法。2009年8月,沂源世界爱情邮票博物馆落成,林一苇将自己对妻子的怀念送进了这座博物馆。这里也成了收藏他一生幸福和全世界爱情故事的地方。

    爱情邮票传承优秀文化

    “看到了爱情邮票,人们便读到了世界上最美的爱情故事,其中自然包括我国的牛郎织女传说。”在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任相宏看来,这些珍贵邮票为沂源牛郎织女坚贞执着的爱情传说增添了新的文化元素。

    沂源县拥有国内唯一一处与实景相对应并存有古建筑遗址的珍稀景观——织女洞和牛郎庙,是目前所知的最古老的爱情传说故乡之一。2008年,沂源“牛郎织女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少来牛郎织女旅游景区的游客也慕名走进了世界爱情邮票博物馆。

    每年“七夕”期间,沂源世界爱情邮票博物馆都会举办民间“乞巧”传统文化展等文活动。2010年8月,沂源县举办《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特种邮票首发式,同时还举办了全国爱情专题邮票展览、集邮论坛等活动,国内外集邮爱好者和文化名人云集沂源,共同感受牛郎织女的感人故事和文化魅力。

    经营文化,功利心不能太重

    办公桌上的日历,被林一苇标得密密麻麻,“抓住重要节点,多搞一些普及性强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爱情邮票。”

    “最火爆的时候,肯定是七夕节和情人节,馆门口都得排队。停车都找不到地方。”沂源世界爱情邮票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张美菊说。

    11月19日下午,笔者走进这座博物馆,空荡荡的展厅回荡着解说员的声音。“现在是旅游淡季,再加上今天也不是周末,没有多少游客。”张美菊表示。

    建馆5年,期间有不少投资商找到林一苇,有想买断博物馆的,也有想寻求合作的。

    据沂源县副县长李玲介绍,沂源世界爱情邮票博物馆由牛郎织女旅游文化景区统一管理,收取少量参观费用,用于馆舍维护支出。然而,不少投资商在看过该馆后表示,文化味儿很浓,但略显寒酸。

    “寒酸?博物馆不只是一个陈列场所,更是一个让你感受历史、享受文化的场所。”林一苇摇摇头说,又随即补充道:“经营博物馆和做文化一样,功利心太重容易走偏,慢火才能熬出好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