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南国风·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公共文化
  标题导航
大师齐聚群英会
琴音曼妙满鹏城
大师琴音优雅曼妙 现场观众如痴如醉
搭建艺术交流平台 自由释放激情能量
三代相伴共同习琴 全民喜爱钢琴艺术
十年逐梦
梦想终将变成现实




 中国文化报 >  2014-12-10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年逐梦
梦想终将变成现实

    高小军

    两届深圳钢琴音乐节的成功举办,可谓填补了“钢琴之城”在国际钢琴艺术节庆方面的空白,代表着深圳建设“钢琴之城”的战略重点从早期单纯依靠钢琴高保有量下精英教育模式所带来的品牌效应及号召力,转向重点面向大众推广和普及钢琴教育、营造城市钢琴文化氛围、聚集钢琴大师资源、培育一流钢琴观众上来。让我们看到了“钢琴之城”历经10年逐梦,今天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气度和姿态再度起航。

    10年前,当“钢琴之城”的梦想在深圳湾扬帆起航时,李云迪在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上,填补15年空缺成功折桂,成为深圳钢琴逐梦者们最初的动力。10年后,深圳市民家庭拥有的钢琴数量超过27万台,人均拥有钢琴数量居全国首位,全市每年的钢琴销量保持在5000台以上,专业钢琴艺术培训机构达到300多家,每年参加国家钢琴考级的琴童达1.1万人。“后李云迪时代”传奇延续,左章、昊辰、何其真、薛啸秋、潘林子、古静丹、徐起、杜天齐等新一代深圳青少年先后在国际大赛斩获大奖。以深圳钢琴协奏曲比赛为代表的钢琴赛事在国际上树立了品牌,成为全世界关注和认可的重要赛事。十年逐梦,梦想终将照进现实,这一切似乎构成“钢琴之城”最坚实的佐证与荣耀。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深圳政府一直坚定不移地致力于“钢琴之城”这张文化名片的打造。从1995年引进但昭义教授成就钢琴的“深圳军团”,到创办中国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比赛,钢琴学习与钢琴文化的触角已慢慢抵达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深圳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深圳城市视野的高度,更为钢琴的普及提供了必要的土壤。而深圳钢琴音乐节的举办,正是在这一土壤之中孕育发芽、继而茁壮成长。连续两届的成功举办,不仅助力于深圳“钢琴之城”的打造、推动钢琴艺术的普及与发展,更有助于推动深圳“文化立市”的发展,让更多市民接受高雅文化的熏陶、提升高雅的生活品位,逐步培养市民的文化境界和生活态度。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钢琴之城”的梦想是由城市中每一个个体的人构成的,有大师亦有学童,有精英更需大众,有阳春白雪亦不妨下里巴人。“钢琴之城”大师云集、精英辈出固然令人向往,但更需要造就孕育大师、精英的氛围和土壤,而后者的关键则在于面向城市的普罗大众推广钢琴艺术与文化,聚集人气,让大师、精英、学童、大众以“琴”为媒,因“琴”结缘,让钢琴走进更多人的生活,让浓郁的钢琴文化氛围、火爆的钢琴演出市场、一流的大众钢琴素养,成为深圳这座“钢琴之城”最深厚的软实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