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艺彩山东· 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美文/副刊
  标题导航
莫让“眼高手低”成就业“拦路虎”
剧场发展少抱怨多实干
日照打造文化配送双向互动新模式
图片新闻
让群众文化活动更规范更“提气”
鲁文快讯




 中国文化报 >  2014-12-26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莫让“眼高手低”成就业“拦路虎”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专业毕业生“双选会”观察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的学生们在“双选会”现场查看招聘简章。

    本报驻山东记者 陈丽媛 摄

    孙丛丛

    12月18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舞动四季”—2015届毕业生毕业作品汇报演出在该校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历年来,山青院舞蹈学院有一个“传统”—在毕业作品汇报的同时邀请用人单位一道观摩,并安排一场学生与用人单位间的“双选会”,为人才推介搭建平台。

    这仅是众多高校“毕业季”中的一个缩影。面对依旧严峻的就业形势,除了高校的积极努力外,用人单位企望何种人才?学生又持怎样的择业观?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走访。

    在山青院“舞动四季”演出现场,性感热辣的爵士舞、优雅灵动的芭蕾舞、典雅飘逸的古典舞、洒脱自如的现代舞一一亮相;激情豪迈的“三大秧歌”、欢快雀跃的彝族舞蹈火爆出场;双人舞《两滴水》、群舞《红色英雄》等学生原创作品也展示出了一定的专业水准。

    面对同一场演出,用人单位的眼光可谓“挑剔”。“经过专业学习,学生在基本功的掌握上不会有很大差距。同等条件下,有一定阅历、悟性佳的学生更易胜出。”济南市歌舞剧院招聘负责人坦言,即便毕业生在基本素质、能力等方面均十分出色,进入剧团后仍要假以时日刻苦训练,才能达到合格演员的标准。

    笔者在“双选会”现场发现,除省内的教学、演出单位外,像已连续推出《宋城千古情》、《三亚千古情》等300余台演出的“宋城集团”,策划了《港通天下》、《水韵太湖》等大型演出项目的“中青演艺”等均在现场设有“摊位”。据“中青演艺”招聘负责人韩磊介绍,从浙江赶来山东“物色”人才,看中的是“山青院舞蹈学院”这块招牌。“优秀的人才和学校的传统、积淀分不开。”韩磊认为。学校的美誉度与毕业生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成正比。 

    在对学生的随机采访中,笔者发现,“兴趣”是左右学生择业的一大要素。“我更想成为演员,不想从事舞蹈教育,所以把简历都投给了演出团体。”毕业生小赵如是说。“我还没想好将来是否要转行,因为干舞蹈太辛苦了。”也有学生对择业持迷茫和观望态度。

    “从事舞蹈十分不易,我们鼓励择业时遵从自己的兴趣。找一份感兴趣的工作,就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但学生择业最忌‘高不成、低不就’,需要摆正心态,打破‘铁饭碗’的择业误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院长傅小青坦言,不能让“眼高手低”成为学生就业路上的“拦路虎”。

    谈及学校在就业工作中应该发挥的职能,傅小青认为,专业建设必须考虑就业形势与市场前景,就业率也应成为考核专业发展的一项指标,同时,学校还应为学生走出去搭建平台。

    “在山青院舞蹈学院,一方面,我们与专业团体、旅游景点、艺术学校等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他们输送人才;另一方面,在日常教学中,还通过组织参加北京春晚、孔子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锻炼实践能力、积累舞台经验。”傅小青透露,目前,该学院正在筹划组建山东青年艺术团,以输出剧目的形式,探索产、教、研于一体的舞蹈教学新模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