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环球广角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广角
  标题导航
海内外文化活动助力京张申奥
柏林中国文化中心有了“电子书院”
日本2014年电影票房回暖
荷兰国家阅读日“听爸爸讲故事”
环球趣闻
在首尔品味文化细节




 中国文化报 >  2015-02-05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环球趣闻

    《廷巴克图》片场照

    “皮骨”应用程序

    在剑桥展出的两座疑似米开朗基罗作品的雕塑

非洲导演作品获吕米埃最佳影片奖

    日前,第20届法国吕米埃电影奖在巴黎举行颁奖仪式,法国和毛里塔尼亚合作拍摄的影片《廷巴克图》荣获最佳影片奖。

    影片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再现了马里北部冲突后当地居民生活的悲惨状况。其导演是出生于毛里塔尼亚的阿卜杜勒拉赫曼·西萨科,这位53岁的非洲导演还获得了吕米埃电影奖的最佳导演奖。

    西萨科的作品曾多次参加法国戛纳电影节。《廷巴克图》去年曾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还获得了美国第87届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奖提名。

    1995年,法国制片人丹尼尔·托斯坎·杜普朗捷与美国记者埃德华·贝尔共同设立了吕米埃奖。

    史密森尼:移动应用让古化石重获生命

    日前,美国史密森尼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发布了一款名为“皮骨”的新应用程序。该程序通过3D增强现实技术与追踪技术使博物馆骨头展厅的13架脊椎动物骨骼重获生命。程序还细致还原了展厅里的许多骨骼,为观众呈现其躯体原型、运动画面及骨骼活动情况。

    该博物馆表示,希望通过应用软件和观众分享这些标志性藏品原本缺失的故事。在移动设备上安装“皮骨”之后,用户可从展厅墙壁的示意图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每个动物配有一个视听体验菜单,包括视频、动画及活动选项,人们可自行选择。点击标有“AR”的选项之后,将摄像头对准骨骼标本,在增强现实技术的作用下,3D图像便形成了。

    剑桥教授:两座铜雕为米开朗基罗作品

    据英国媒体报道,近日,因剑桥大学一位教授的发现,两座呈现骑在黑豹上的健硕裸体男性的铜质雕塑被认为可能出自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大师米开朗基罗之手。

    去年秋天,剑桥大学艺术史系名誉教授保罗·约翰尼德斯发现了这两件雕塑作品中一个很小的细节与收藏在法国南部城市蒙彼利埃法布尔博物馆内的一幅16世纪绘画作品之间的关联。米开朗基罗的一个弟子曾临摹了一批他的画作,其中一幅画的一角就画有健硕男子骑在黑豹上的图案。这个造型与两座铜塑之一非常相近,风格也与米开朗基罗一贯的雕塑设计风格一致。

    在将两座铜塑与米开朗基罗的其他雕塑作品相比较后,保罗·约翰尼德斯发现,它们的风格与米开朗基罗在1500至1510年间创作的作品风格近似。研究人员还运用X光进一步确定,它们应该是创作于15世纪晚期或16世纪早期。目前,有关研究还在继续,最终结论将于7月公开。

    这两座铜塑目前在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展出,将一直展至8月9日。

    本栏目由 程 佳 整理编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