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广角
  标题导航
要闻简报
文化服务和群众需求有效对接的平台
让公共文化服务更有效
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欧举办画展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
“非遗小镇”增色浙江美丽乡村
图片新闻
广东将新建4家基层古籍文献修复室




 中国文化报 >  2015-04-02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服务和群众需求有效对接的平台
——上海公共文化资源配送三级网络联动体系建设观察

    本报记者  洪伟成  实习生  黄思宇

    二三十把剪刀、几摞五颜六色的磁性剪纸材料、一沓精巧的剪纸作品——这是上海剪爱公益团队送剪纸课程上门时,所携带木箱子里的所有工具。2014年8月18日,剪爱公益团队的成员们拎着这个重30斤的箱子,赴上海金山参加“流动剪艺馆——非遗文化手工剪纸进社区”活动,拉开了“全面升级版”上海公共文化配送服务平台上线的序幕。

    “去年8月18日首场活动至今,我们在金山、松江等15个远郊区域举办了75场剪纸活动,我们马上将开始今年的75场活动,计划前往去年没去过的区县。”剪爱公益理事长汤彬4月1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配送平台流程清晰、操作便捷,接纳了许多像我们这样的社会团体。最重要的是,它立足于听取百姓需求,我们送文化下去,看到的是市民满意的笑容。”提起已使用半年的上海公共文化配送服务平台,汤彬如此评价。

    配送资金翻一番,远郊地区获益多

    2014年,在充分基层调研后,上海决定将已存在10年的“东方配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换代为“上海东方公共文化配送服务平台”。在保留原“东方配送”6家配送单位作为实施主体的基础上,原本自上而下的市级单一配送变为市、区、街镇三级公共文化资源配送网络:市级注重优品、精品,区县根据地域特点与市级形成差异化配送,街镇充分利用本地文化及人才资源,使配送向农村延伸,以此解决配送总量与质量不协调、中心城区与远郊区县配送不平衡、配送内容与公众需求间有距离等一系列长期存在的老问题。

    “实施市、区联动机制后,全市公共文化配送资金增加了100%,演出配送量增加了34%,讲座配送量增加74%,指导员配送增加44%,远郊地区人均享受额度比中心城区提高34%。”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萧烨樱4月1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4年统计表明,全市范围内共配送演出1846场、讲座2644场、社区文艺指导员20688人次、社区学校培训活动110场、教材教具10万件、农村数字电影70324场,东方社区信息苑年服务1800万人次、开展信息化公共文化活动和服务项目68453个(场),市级配送新增主体200多家。“过去一年,17个区县都已具备了单独负责二级配送的团队,上海公共文化资源大配送、大循环的格局初步显现。下一步是深入指导街镇以基层文艺团队交流展示为主要形式的配送机制建设,形成稳固的三级网络。”萧烨璎说。

    打破体制壁垒,资源自由涌动

    这几天,2015年第二季度配送平台“点单”时间又到了,普陀区曹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主任助理秦蕾告诉记者,她终于抢到了今年儿童节当天的儿童剧《狮子王》,“平台一到开放时间,有需求的项目往往瞬间即被‘秒杀’,所以下手一定要快。”

    为了吸引更多社会主体参与文化配送,配送平台向社会广泛发布了公共文化资源的征集令,面向国有和民营院团举办公共文化资源采购大会,通过媒体发布公共文化资源采购的申报指南,一系列创新举措大大激发了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配送的积极性。200余家院团、行业协会、文化机构和社会团体成为公共文化配送的主力军。据悉,去年下半年,参与市级配送的社会主体同比增加近100%,其中派送演出资源主体同比增加40%,国有专业院团同比增加100%。

    改版后的配送平台由“拨款制”变为“购买制”,百姓的喜好决定了他们手中的鼠标点向哪个节目。文化服务提供方公平竞争、顺势而为,节目选购方根据需求和性价比自主选择。同时,配送平台缩短内容更新周期,根据社区需求及时调整配送内容。

    这样的体系也促使服务提供方提高节目质量。松江区柒加话剧社加入配送平台以后,在剧目创排上进行了改变。“第一次接到订单进社区演出《有种爱叫结婚》时,台下的大伯大妈看得无动于衷。为了争取能在这个平台上存活下去,我们改变了以往从自我出发的创演思路,赶排了一部符合中老年市民偏好的《牵手》,广泛听取修改意见后又加入了滑稽戏的成分,进社区演出大受欢迎。”

    打破体制壁垒,公平地参与竞争,让人才、资源在文化配送平台上充分地涌流,是三级网络的工作目标之一。“由于经济条件、人群分布等现状差异,17个区县的需求虽然相对个性化,但还是有基本规律可循,中心城区一般偏爱话剧、交响乐,郊区的需求重点则体现在戏曲曲艺类。”萧烨璎说。

    从白领到农民,文化成为“家常菜”

    面对新上线的文化资源菜单,奉贤区青村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干部安素高兴地说,如今城里好的文化产品与服务,远郊区县的居民也可以享受了。现在,无论是陆家嘴金融城的白领,还是崇明田间地头的农民,都可品尝到自己心仪的文化“家常菜”。据统计,2014年崇明县、奉贤区、金山区等远郊地区公共文化配送资金比2013年分别增加了124%、33%、12%。

    “平台的升级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格局,这实质上是一个依据人口分配文化资源的创新举措。”萧烨璎介绍,“按照保基本、兜底线、促均衡的宗旨,我们预留5%的经费,重点向远郊地区和人口集聚区倾斜,努力实现公共文化配送服务均等化,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公共文化配送服务平台还先后推出了上海公共文化资源申报指南、评审要求、服务标准、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以及在配送组织主体、配送实施主体、资源供应主体、社区承接主体之间建立起全方位评价的反馈机制。“点单方要对节目提供者做出评价,这是我们筛选资源的依据。同时,节目提供方也要给点单者打分,看他们是否做好了相应的承接服务工作,这也助推了全市文化活动中心的运行规范化。”萧烨璎表示,“我们要做的是,在更多丰富优质的资源主体和更为专业的基层单位之间,架起一座体现时效、经得起考验的桥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