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艺彩山东头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山东公共文化设施增设“法治道德讲堂”
演员身上的功夫是“磨”出来的
第3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在即
2015环球自然日山东赛区活动启动
山东籍书画名家作品学术邀请展将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临朐崔芬墓壁画修缮工程立项
临沂举办“沂蒙好家风清明大型诵读活动”
大剧院,安全最大
贴近生活才有看头




 中国文化报 >  2015-04-1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剧院,安全最大

    清  风

    江南某市大剧院这几天火了,因为一把火。这把火也烧出了幸与忧:幸的是当时没演出,无人员伤亡;忧的是事故原因待确认,但无论如何,剧院管理方都难辞其咎。

    这些年,全国建起来的大剧院太多了。笔者没统计过全国,只知道山东省17个地市基本都有了大剧院。剧院多了是好事,使民众欣赏舞台艺术有了平台。但一些地方一味贪大求洋,你大剧院建2万平方米,我来个4万平方米的;你请北京专家来设计,我直接跑到欧洲去找设计师;你弄个1000座的大剧院,我建起以大剧院为中心的综合文化中心。重建设、轻管理,这是一些地区建设大剧院时的通病。仿佛他们建的不是剧院,而是个雕塑,可远观、不可近赏。

    笔者认为,要想把大剧院的名头叫响,先把安全工作做足。汽车生产得再豪华,不配备安全气囊,人们也不买账。同理,气势恢宏的外表下,大剧院有没有足够的“安全钢架”来支撑?汤显祖大剧院的这把火,剧场无演出是不幸中的万幸。作为任何一座大剧院的管理方,还是应该时刻牢记那句话:安全第一。剧院不同于其他设施,随处都潜伏着消防隐患。尤其在舞台附近,灯光、音响、舞美等线路多、结构复杂,倘若演出时发生轻微过火即可能引发观众席混乱。剧院管理运营方应成立专门的安全小组,建立常态化的巡防机制,加强消防安全演练和危险点排查,以免小隐患酿成大悲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