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文化+创意:苏州经济新增长极
关爱活动需要升级版
现场辅导“点对点”
第三届北京国际女性戏剧节开幕
“每人一年读上十本书”
西藏山南地区文艺骨干赴安徽培训
16名油画家描绘汶川新貌
泰州年底建成60个基层文化中心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5-04-14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爱活动需要升级版

    秦  毅

    “谢谢,谢谢叔叔。”日前,一位自闭症儿童伸手触摸海豚之后,在妈妈的鼓励下,感谢陪他一起玩耍的相声演员苗阜。近日,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携手西安曲江海洋公园、西安中医脑病医院等多家单位,开启了为期一个半月的“有爱不孤独”陕西省关爱自闭症儿童系列主题活动。接下来将要举办的特殊儿童与专业乐团合作音乐会、关爱孤独症儿童画展、电影放映专场及儿童微电影节等文化活动,试图用贴心、欢快、参与性强的活动形式,帮助自闭症儿童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及个人积极参与到关爱、帮扶特殊群体的行动中,但不可否认的是,“派发”式爱心活动仍有市场,无论是赠予钱物、发传单,还是主持人“感召呼吁”等慷慨陈词,无不突出活动的主角——施惠者,却多少忽略了真正的主角,忽视了特殊群体的真实需求及其在活动中的感受。

    从简单的物质层面的资助,到办活动、联合演出,包括自闭症儿童在内的特殊群体可以在各类活动中感受到更多关爱,而这正在于相关活动的主办方在策划之初就意识到,“献爱心”的形式不在于简单的“献”,而在于能否深入人心;关爱活动需要在创新中不断跟得上受众需要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

    马斯洛的心理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会从较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向更高层次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发展。对此,“水涨船高”式地提供更高一层的文化关爱活动,让受助群体在各类搭建起的平台上实现自我满足,不但是特殊群体的现实需要,也是社会整体发展的要求。

    举办各类切合实际、体察人心的文化娱乐活动是文化关爱的重要载体,其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受助者的参与感和积极性,更好地满足特殊群体自我实现的需求。可喜的是,不少单位和爱心人士正在携手推出有温度、有情怀、有文化的升级版关爱活动,各类量身定制的文化活动应运而生,实实在在地体察被帮扶者的需求及感受,从而让受助群体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人格上的尊重,在各类为他们搭建的平台上享受自我实现的成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