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文化+创意:苏州经济新增长极
关爱活动需要升级版
现场辅导“点对点”
第三届北京国际女性戏剧节开幕
“每人一年读上十本书”
西藏山南地区文艺骨干赴安徽培训
16名油画家描绘汶川新貌
泰州年底建成60个基层文化中心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5-04-14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场辅导“点对点”
——广西培训群艺馆戏曲业务骨干

    冯钰珊   谢中国

    请说出相声的表演手段有哪些?“徽班进京”中的“徽”是指什么?日前,第六届广西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戏剧曲艺类业务干部专业技能展示及培训活动的现场问答环节在广西南宁明星剧场举行。面对培训老师提出的一个个问题,来自广西全区各地基层群艺馆、文化馆的学员们进行抢答。

    本次活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主办、广西群众艺术馆承办,活动共持续5天。除了来自全区各地基层群艺馆、文化馆的60名学员,广西戏剧院的专业演员和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30多名学员也在现场观摩学习。据广西群众艺术馆戏剧曲艺部主任韦佳介绍,这次培训是为了提高各地群文系统戏剧曲艺类业务干部的艺术水平,使他们能够以更优秀的专业技能为广大基层群众服务,满足群众越来越高的文化需求。

    据了解,今年的培训包括自备作品展示、即兴表演、现场问答、现场辅导、专家点评等环节。值得关注的是,今年除了将以往大赛基础知识的书面答题环节改为现场抽题限时回答外,还重点增设了专家现场辅导环节。在该环节中,广西群众艺术馆邀请了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业界专家进行现场示范教学。

    对于今年增设专家现场辅导环节的原因,韦佳说:“经过多年的发展,广西逐渐积累了一批群众文化艺术专家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更好地运用起来,使培训活动的影响广泛有效,是群艺馆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他还补充介绍,在群文服务内容方面,尤其是对于最基层的业务干部而言,辅导的比重往往要大过自身的表演。“加强专家现场辅导培训,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将技能知识‘点对点’传授。”

    “如何用肢体语言来表达‘上下楼梯’‘开关窗’‘狂风骤雨’等戏曲动作?”学员们在现场提问。上海戏剧学院戏曲表演教师李燕现场一一示范,和学员们一同完成了上下楼梯、梳头、骑马、耍水袖等各种戏曲表演动作,展示了肢体语言的魅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而这种以使用人类最原始的肢体语言为主的表演形式,能逾越语言沟通的限制,回归到人类最本真的表达方式,更容易为现代观众所接受和理解。”广西话剧团原团长褚家设说。

    培训间隙,学员们抓紧机会向老师“取经”,分享了彼此的工作经验和学习心得。“这让我了解了自身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获益匪浅。作为基层群文一线工作人员,只有加强学习戏曲表演的基本功和知识,才能在进行群众文艺辅导工作时更专业、更有底气。”培训后,来自平乐县文化馆的刘琴表示。

    “基层群众有着越来越高的文化生活需求,需要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群众文化工作者作为公共文化建设的直接参与者,要主动提升审美标准和艺术水平,更好地适应《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提出的要求。”广西群众艺术馆馆长罗征说。

    针对各界群众的文化需求举办各类培训活动,是广西群众艺术馆近年来工作的重头戏之一。2014年,广西群艺馆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加强资源整合、形式创新等方式,开展了社会公益性培训与辅导、馆内群文人才培训、全区群文人才培训、“三区”支持计划等培训活动,共培训学员6000多人,受惠学员包括基层群文工作者、民间业余文艺队员、高校教师等。

    “针对各地需求,广西群众艺术馆还将进一步结合‘三区’人才培训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形式更新、受众更广的音乐、舞蹈、魔术等技能培训,以促进全区群文人才队伍水平的整体提升。”罗征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