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江苏丹阳:谱写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时代华章
积极探索文化民生的新途径
特色文化百花争艳
推进文化民生 共建幸福家园
强化阵地建设 打造特色品牌




 中国文化报 >  2015-04-14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丹北镇:
强化阵地建设 打造特色品牌

    戎贺彪

    丹北镇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建载体、搞活动、抓特色、创品牌,稳步落实阶段性工作目标计划,进一步夯实了公共文化工作软件、硬件基础,各项文体活动蓬勃发展,有力促进了新形势下丹北镇文体事业的全面发展,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公共服务文化体系。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政府主导加大投入。镇党委、政府把握国家新一轮投入农村文化建设的契机,集聚力量、整合资源,推进镇、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体中心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家书屋建设,加强对村级图书管理员、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培育,充分发挥文体设施的作用,逐步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覆盖全镇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网络。积极构建“10分钟文化体育圈”,所有村级文化活动室完成镇江市三星级以上文化活动室达标建设任务,并确保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免费对外开放,对公共文体设施建立长效管理,做到建好、管好、用好公共体育设施。镇文体中心获得镇江市十佳文化站、五星级文化站、全国乡镇一级文化站等多项荣誉。

    强化阵地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全镇有文化体育服务中心2个,镇文体中心大楼有占地80平方米舞蹈排练房、万册图书室、书画创作室、多功能培训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并配备10台电脑,实现大楼网络全覆盖。丹北镇后巷文化城占地6000平方米,配备有多功能室、健身游艺室、书法绘画室、音乐舞蹈室、辅导培训室、展览展示室,室内活动房达到3000平方米。文化阵地建设为全镇村民提供了理想便捷的文化活动场所,每天清晨、傍晚前往参加文艺活动和体育锻炼的村民络绎不绝。

    镇里投入500多万元用于新建各类文化阵地,2014年新建2家三星级农家书屋和5个公共阅报栏,镇文体中心新增电子阅览室,图书室被评为国家级职工图书室。另一方面,及时统计文体活动场地及设施使用情况,并逐步实施完善改造。目前全镇共有文体场地138片,镇级文化活动室3个,村级文化活动室22个,全镇总藏书量达5万余册,电子阅览室共有电脑150余台。近年来,全镇共发展38支业余文艺团队,这些团队多次在省市宣传文化部门举办的各类比赛中获得荣誉。全镇共拥有文化志愿者3500余名,他们分别活跃在丹北的各个文化广场。2014年,丹北镇文体中心荣获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一级文化站。

    以打造品牌亮点为目标,大力培育特色文体团队。不断加大文体宣传力度,切实加强镇村文体团队建设,配强、配齐了基层文体骨干,做到村村都有文体队伍,村村都有文体设施,村村都有文体特色。据统计,全镇共有文体团队38支,他们常常有组织地开展文体活动,擅长的文体项目包括舞龙、舞狮、腰鼓、戏曲、秧歌、舞蹈等。这些队伍中,群楼村文艺团队表现较为突出。为正确引导群众健康娱乐活动,该村聘请专业人员为团长,抽调一部分文艺骨干成立了艺术团。艺术团现有固定成员60余名。艺术团自成立以来,参加的市、镇、村级各类文艺演出、比赛活动近50场次,观看演出节目人数达15万,群楼村村歌《美丽群楼我的家》还在全国村歌大赛中被列为“十大金曲”之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