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文化创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文化财富周刊头版

第2版
投融资

第3版
融资案例
  标题导航
文化青年胡权喜:从传统中来,到传统中去
有信仰的创业企业才能“玩得转”
为文化创业者撑起一片蓝天




 中国文化报 >  2015-04-18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文化创业者撑起一片蓝天

□□ 叶国龙

    因为热爱传统文化,痴迷传统工艺,2011年5月,大学毕业两年多的胡权喜与同样热爱传统文化,痴迷传统工艺的3个年轻人一起成立了新疆古时候工艺美术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开启了他们的文化创业之路。

    胡权喜创业这几年遇到了不少困难和经历了不少风雨,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一点没有变,对传统工艺的痴迷一点没改。正是因为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终于使公司慢慢有了起色,取得了一定成绩。

    对于未来的发展,我希望胡权喜和他的创业团队正确分析市场需求,加大创新研发力度,从而丰富产品种类。希望他们把产业做大做强,不仅取得经济效益,还要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并带动更多群众致富,带动更多大学生创业。

    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有一批像胡权喜这样热爱传统文化与传统工艺的创业者。近年来,为了鼓励和支持有志于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的创业者,巴州构建了文化旅游联动,各级政府支持的帮扶体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全州仅传统工艺品制作类企业就有50多家,自助创业,合作创业,共同发展已经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为了引导传统工艺产业有序发展,巴州还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创造一个良好的行业平台和市场环境:一是依托巴州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大力推动非遗文化创意体验基地建设;鼓励民族绘画、木雕、书法等艺术品及民族工艺品创作,引导工艺品制作和经营向规模化与产业化方向发展。

    二是组织引导从事民族刺绣、民族服饰制作的农牧民成立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帮助解决融资和销售市场问题。三是支持本土艺术家和自治区内外的艺术家创作更多题材的艺术作品,参与艺术品市场建设。四是鼓励开展艺术品电子商务,建设艺术品网络交易平台,引进画廊画店,培育艺术品拍卖经济,鼓励画廊、拍卖公司、工艺品公司等文化企业健全艺术品交易体系。五是开展州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活动,鼓励文化企业参与创建州级、自治区级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并在申报文化产业项目扶持资金、企业融资等方面给予帮助,在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优惠,帮助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虽然巴州文化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文化产业规模小,竞争能力弱,缺乏龙头骨干企业的引领与带动。二是文化产品品牌意识不强,知名文化品牌少。三是文化产业扶持和优惠政策体系不够健全。四是文化产业人才缺乏,文化产业服务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下一步巴州将进一步强化政策宣传,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大家参与文化领域创业的热情,让大家敢进入,能创业,创成业,使之成为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新高地。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