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红
近日,APEC服装设计师蒋熙携其个人独立配饰品牌“熙上”在北京798艺术区举办了2015秋冬系列新品预览。作为中国首个独立配饰设计师品牌,“熙上”一直推崇当代东方美学理念并坚持使用中国古老慢绣手工艺,此次选择静态的方式发布新品,希望留给大家更多时间和空间去感受作品背后浓厚的文化及手工艺,是对中国手工精神的致敬与呼吁。
灵感源于东方艺术美学
用作品表达对文化的理解
2015秋冬系列新品预览,是蒋熙第一次独立做Showroom,作品灵感“瓷说”源于对东方艺术的思考与理解。乙未羊年,五行属土,设计师蒋熙从“土”中生发灵感。土之大成者“瓷”也,瓷,水与土的淬炼、土与火的升华,器形、色泽、釉质、款样无不体现东方美学之精华,故取宋代巅峰时期陶瓷之器形“梅瓶”“玉壶春”等、明清时期单色釉之“积红”“天青”“霁蓝”“法翠”等经典釉色,搭配悠游自在的金鱼,在荷兰错觉图形艺术家埃舍尔的启发下,于二维空间里打造亦真亦幻三维的瓷与金鱼的世界。
此外,还创新了一套独一无二的结合蜀绣和苗绣的真皮刺绣法,试图通过传承古老手工艺的四川及贵州绣娘之手,用全新的工艺视角,于皮革、针线中探讨新的可能。刺绣让平面的图案立刻生动立体起来,再加上陶瓷的空间排列,更凸显强烈的纵深世界与现代摩登感。对此,蒋熙说:“传统文化需要更多的践行者,用行动和作品表达对文化的理解,也是文化的一种传播方式。”
从小深埋美的种子
为她打开通向工艺王国之门
从最初萌发美的种子,到去年APEC会议成为幕后设计师,蒋熙一直在孜孜不倦追寻以民族文化为灵感的源泉,在原创东方美学配饰上一路前行。出身书香门第的她,从小跟随多才多艺的爷爷与心灵手巧的奶奶一起长大,爷爷对手工的浓厚兴趣也潜移默化影响着她。区别于别人选择热门的服装设计,大学时期的蒋熙另辟蹊径选择了配饰学课程,大学的配饰学包罗范围较广,鞋履、箱包、首饰、金属工艺,材质也从金银铜到景泰蓝、刺绣等,这些民间工艺和传统文化让她深深折服,打开了她通向不同工艺的一扇门。
毕业后,她顺利来到心生向往的意大利,修读奢侈品配饰设计课程。在被时尚资讯包罗的米兰,她被时尚的魅力深深吸引。如果说在国内学习了基础性知识体系的搭建,意大利的老师则更多教会了她如何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从品牌角度出发,思索品牌的风格与定位。这种颠覆性认识也在她心中激起了创办自己品牌的美好愿景。
“云云鞋”获金奖
钟情民族品牌
2008年5·12大地震,使20多万羌族儿女的聚居区汶川遭受重创,古羌文化由此面临生死存亡的挑战。一直关注少数民族生存状态的蒋熙,迫切想改变绣娘生活拮据的状态,让更多人关注羌族妇女的手工艺。她以羌绣的元素设计了一款“云云鞋”,在古老的造型上提炼出独特的线条,搭配现代感十足的锥形高跟,使用浓郁中国元素的丝绸、绣花,艳丽色彩与西方的性感张扬进行混搭,作品中的绣花全部为汶川羌族妇女一针一线手工刺绣,这款作品在2012年CCCLA中国鞋履设计大奖赛上斩获金奖。
机遇随之而来,她受邀作为李连杰壹基金“羌绣帮扶计划”的特约设计师,利用羌族绣娘的手工艺制作产品反哺她们。在此之前,这些绣娘的民族手工艺更多被用于旅游纪念品上,并被大量复制。蒋熙认为,这些饱含时间和手工温度的刺绣工艺应该用更优良的做工、更优质的材料融合,才能体现它们应有的价值。在她的建议下,帮扶计划着眼于设计开发一整套高端产品。帮扶计划关注点在羌绣,而蒋熙更想放眼的是整个东方美学、更宽广的整个大东方。“除了羌绣,还有苏绣、广绣、湘绣,都非常精美优良,还有很多民族手工艺值得深深挖掘。”合作一年之后,蒋熙觉得想法时机成熟,便于2011年启动了自己的独立设计师品牌。
保护传统文化
做工艺文化传播的践行者
凭着对包包、配饰的浓厚兴趣,蒋熙满腔热情开创了自己的品牌之路。由于国内过多关注服装设计,配饰品牌尚属空白,蒋熙踌躇满志:“配饰这一块以往经常受到国际大牌的影响,很多品牌没有自己的风格和灵魂。”蒋熙希望能在LV、Hemers之外,消费者能有其他的选择,希望自己做出融合中国原创元素的配饰品牌,“我们国家有这么丰富的历史文化与精湛手工艺,却缺少民族文化的品牌。”
蒋熙不惜跋山涉水,联络到各地那些仍然保留着传统手艺的优秀绣娘。在瑶族,蒋熙被深深震撼,“文化是依附在人身上的,虽然这里环境艰苦、家徒四壁,但绣娘却具备传统美德,对美有很深的追求。她们布满老茧的手、满是皱纹的皮肤都让我感动,她们是我们心目中的艺术家。”连南八排瑶族从宋代开始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大多靠瑶歌、瑶绣来记载历史。因此,瑶绣积淀着民族文化、充满着神秘感,更极富历史魅力。
不过,如今许许多多的年轻人走出了瑶山,原有的刺绣习惯在慢慢淡化,年老绣娘越来越少,瑶绣的技法在逐渐失传,文化在流失。蒋熙希望用自己多年的中西学习实践经验帮助中国传统文化和手工艺延续及发扬,将中国传统文化、手工艺应用到更高端、更创新、更符合时代、更生活化的时尚产品中。在传统回归生活、找回时尚的同时,也让绣娘们有更多的工作机会。
携厚重文化而行
未来与当代艺术美学融合
蒋熙认为,服装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百态的投射,而文化承载着历史的脉络,非常厚重,并不是每一个设计师都愿意携文化而行。现在市场偏娱乐化,快时尚大行其道,不乏设计师选择短平快的服装设计迎合年轻人的视觉刺激。她却愿意在浮躁的社会中沉淀下来,用设计的手法作为桥梁,让更多的人对文化感兴趣。
“只有文化和艺术才可以滋养心灵,根植于文化之中,事物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一直以来,她的设计都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内涵,打造自己的态度,塑造着品牌的文化价值。让她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种东方的典雅大气之美。
未来蒋熙更多希望尝试传统文化与西方当代美学、当代艺术融合,将它们的精髓、表现手法运用到传统文化上,在不断的文化碰撞与融合中,将中国的古典文化赋予新的生命力,打造当代语境下的东方美学。她希望,当我们在追捧诸如“爱马仕”之类的西方品牌、西方审美的同时,是否也能回过头向咱们数千年流传下来的精良工艺致敬呢?这些手工艺无论历史、精致度、文化都不在西方之下,不应只是被供奉起来慢慢老去,而应该融入时代,重新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