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
深夜书房以年轻人为主
王玉(北京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副总经理):
2014年,北京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全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销售突破2000万元,利润同比增长111%,达到200多万元。全年共接待读者28万余人次,比上年增长68%。此外,书店与各方合作共举办阅读沙龙活动81场次。
这里的深夜书房以年轻人为主,他们的用功、勤奋让人敬佩;个别读者太不爱惜图书,造成的图书损毁也让人心疼;而全国各地读者在留言墙上的留言则让人十分感动。这些留言我都收集了两口袋,感觉都能出一本书了,但还没来得及整理,从中能看到每个人对待阅读的态度,以及他们的故事。有恋人写的,有父母带着孩子写的,还有要毕业的大学生写的,也有带着朝圣心情来的,很多留言都很有趣、令人感动。此外,考虑到三联书店品牌拓展、服务延伸的客观需要,今年4月23日,第二家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即将在北京清华同方科技广场开业。
张家港图书馆驿站
与公益书屋:书香日浓
徐玲(儿童文学作家、江苏省张家港市首批优秀阅读推广师):
书籍是心灵的故乡,人类的精神家园。读书本是文明景致中最亮的风景,只是伴随着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人与书的距离日渐遥远。张家港24小时图书馆驿站的创设,让不会动的书活跃了起来,在书“主动”上前接近读者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群众自会从被动地呼吸书香,到主动地寻觅书香、沉浸书香。
徐玲公益书屋与张家港24小时图书馆驿站有异曲同工之处,创设于2012年,是张家港保税区的公益阅读平台。24小时图书馆驿站针对街道、社区,徐玲公益书屋专门针对校园,面对青少年免费提供优质书籍、公益讲座、读书指导等阅读关怀。目前在张家港已建成8家徐玲公益书屋,辐射20所中小学校,可全天候满足2万名中小学生的阅读需求。
燕京读书会:
“以友辅仁”
杨集生(燕京读书会成员):
我是一名理工科学生,在读书会学习的4年时间,让我对国学经典渐渐有所了解,也结识了很多朋友,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以友辅仁”。读书会会员没有年龄、学历、行业的限制,小到“90后”,大到“50后”“40后”,涉及私企、国企、外企等各个行业,会员不同的背景给了我们更广阔的视野。我会利用在读书会中学到的东西,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觉得现在的生活轻松快乐多了。
为了分享读书会的收获,我也开始承担一些组织工作,包括微信平台的管理。新媒体的发展让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但只有做好线下的读书会,新媒体才能成为助力。
青番茄:
我心中的一个阅读梦
娟子(青番茄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
青番茄的诞生起源于我给女儿办的一个社区儿童图书馆的经历。一个只能容纳60余人的社区儿童图书馆的讲故事活动吸引了百余人参加,有的人在窗外听完了故事。那一瞬间触动了我,我想做一个没有围墙的图书馆。因而,青番茄可以说是我心中的一个阅读梦。
青番茄是2010年创建的实体书图书馆,以互联网为平台,为用户提供免费借阅服务;以“尽享书式生活”为口号,开启创意阅读,将“In library”打造成人们身边无处不在的,集阅读、文化、知识、创意与交流于一体的第三阅读空间。截至2014年初,读者可以在全国17个省、市,54座城市的600多家In library图书馆网络进行图书的借还。
我们还与深圳的4家肯德基店展开合作,为每家店提供200本精选的国内外优质儿童绘本和人文社科类图书,且每季度更新一次,让肯德基变身为城市中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这4家店运行了一个多月,顾客都对此变化表示赞赏。这次合作,可谓是阅读空间与用餐空间的一次融合,也是阅读慢文化与城市快文化的一次文艺联盟。
(皓月采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