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 鱼
“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一部讲述行善得报的《锁麟囊》、一曲低沉幽怨的程腔,曾让无数戏迷倾倒。4月18日,山东省京剧院名家段晓羚携《锁麟囊》亮相济南梨园大戏院,京韵程腔再现泉城舞台,引来观众爆棚。
两个小时的演出中,动情处观众凝神屏息、喜悦处现场掌声雷动、谢幕时演员数度返场……
“山东程派演员中可圈可点的不多,今天的现场效果值得称赞。”来自泰安的刘济松半个月前就买好了票,他坦言,在今年1月的《羚雅程韵——段晓羚京剧艺术交响音乐会》上自己首次观看了段晓羚的表演,自此便非常喜爱。
“网上有个‘羚雅程韵论坛’,是段晓羚拥趸者的活动‘据点’,戏迷们不仅在此发布演出信息,还共享视频、剧本、剧照等资料。论坛成员中有退休职员、戏曲人物画家,还有来自山东艺术学院的青年学子。”刘济松说。
73岁的巩秀芬为看《锁麟囊》专程从杭州赶到济南。何来如此劲头儿?她坦言,京剧是角儿的艺术,喜爱某个流派,就要与该派艺术家交流、互动。戏迷“捧角儿”,既可让自身获得愉悦,又是京剧发展、进步的动力。
幕后受追捧,靠的是精到的台前功力。段晓羚以梅派戏开蒙,之后,在孟宪瑢的指导下专攻程派,是个梅、程“两门抱”的演员。
从“春秋亭外风雨暴”到“一霎时把前情俱已昧尽”,舞台上,段晓羚把主人公薛湘灵由“阔小姐”到沦为“下人”的命运起伏表现得淋漓尽致,凭借端庄稳重的表演、幽咽婉转的演唱,为观众展示了薛湘灵“多侧面”的情感:有为小姐时的傲娇、为富贵时的慈悲、思儿念母时的仁爱,亦有处落魄仍旧悲悯的情怀……层次分明、细致入微的处理,让观众动容。
“程派唱腔,在于收而不在于放,它的气息是不知不觉中的一气呵成,它的形体、水袖刚柔相济,美在自然。从整体上说,程派戏娴静时如涓涓细流、激烈处似瀑布飞泻。”段晓羚坦言,程派艺术有一些显而易见的特征,但在不同演员身上又有着相对个性化的表达,拿《锁麟囊》来说,自己想传递的不单是贫富易位的“突转”,更是对生命无常的观照。“流派学习没什么捷径,继承贵在‘学而不仿’。对于技艺,首先讲求熟能生巧,再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把个人感悟融进戏里,变成自己的特点。”段晓羚说。
段晓羚介绍,此次出演《锁麟囊》是继个人“京剧交响音乐会”后,主动探索市场的又一次实践。她笑称筹备过程“苦不堪言”:“大到资金介入,小到舞台合成,皆劳神费心。为精益求精,排练间隙我们还数次往返北京,在万瑞兴先生的指导下训练了一支程派乐队。”
段晓羚认为,以质量上乘的演出刺激观众买票看戏的欲望才是激活市场最好的办法。她说,接下来,还将陆续推出《六月雪》、《春闺梦》等程派名剧,并通过召集“戏迷见面会”等活动,与观众交流、探讨程派艺术,共同助力流派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