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晓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纪录片行业总收入约30亿元,其中有18亿元为电视硬广收入,更有如《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这样的商业运作极为成功的案例,其综合收益超过5亿元,将纪录片产业链从传统的广告、音像、图书等拓展到电商销售等多领域,甚至拉动了相关行业的股票价格。但反观2014年的中国纪录电影行业,其总票房只有不到2000万元,不但对处于高速成长中的中国电影票房的贡献微乎其微,在整个纪录片行业中的占比也是微不足道。由此,中国纪录电影应如何从荧屏走向银幕?中国纪录电影的产业发展路径何在?已经成为业内不得不关注的重要话题。
2014年中国纪录电影发展状况
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与北京国际纪实影像创意产业基地联合发布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颁发公映许可证的纪录片数量达24部,院线放映影片7部,总票房为1815.98万元。虽然拿到公映许可证的纪录片数量超过了2013年的18部与2012年的15部,但其影响力与票房依然局限于一个狭小的空间。
《报告》指出,去年纪录电影的制作主体呈现多元化。2013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影片占总数的2/3,而2014年它的产量仅占1/2。就制作机构来看,主要制作机构分散在全国各地,尤其电视机构介入较多,这表明中国纪录电影开始市场化运作,社会力量介入加深。不过,试图接近纪录本性、尝试通过商业化运作实现市场突围的作品虽然在增加,但真正有市场竞争力的作品仍然不多。
具体来看,2014年初上映的根据同名电视节目拍摄而成的《爸爸去哪儿》,在市场上获得热捧,收获了6.99亿元票房。但在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看来,该片不过是披着纪录电影的外衣,实为一场电视真人秀的不同版本。而2014年7月进入院线放映的《我就是我》,同样以真人秀《超级男声》为题材拍摄而成,虽然前期众筹获得500万元票房,但票房最终止步于670万元。为此,张同道提出了一个问题:“该片票房不高,是粉丝不够忠诚还是电影内容过冷?”
另外,像纪录电影《金色时光》、《飞鱼秀》、《报国之路》等也尝试登陆院线,并开展了一定的市场推广,但票房和传播力均不尽如人意。张同道表示,虽然中国电影主流院线银幕数增长速度很快,但依然是商业电影的天下,艺术电影和纪录片依然在圈子里徘徊,中国纪录电影进入院线仍任重道远。
纪录电影应兼容艺术与市场特性
什么是纪录电影?张同道说:“最早的电影,其实就是纪录片——纪录片本是电影的长子,现在却沦落成了故事片的穷兄弟。”在张同道看来,纪录电影应当回归院线,并且,纪录片的市场化也是不可逆转的。然而纪录电影如何兼容艺术与市场特性?
在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张雅欣看来,纪录电影最重要的就是学会讲故事。而如何让观众走进电影院观看纪录电影,这就需要导演在个人表达和观众的需求之间,更注重观众的需求。纪录电影导演陈真表示,中国纪录电影要进入院线,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建立自己的营销团队,二是提高电影制作的水平,令影片制作更加精美。
纪录电影导演杨书华以自己正在制作的《新三峡》为例,从营销模式角度提出了一个思路,那就是将纪录电影发展衍生为一个品牌。“现在我们在走国际化的道路,首先在创作、创意的时候,就考虑到纪录片的播放渠道要从荧屏走向银幕。因此要把题材资源化,然后把作品系列化,运作模式采取产业化。”
纪录电影导演王一岩说:“纪录电影应更看重真实的东西,因为真实的力量是观众想要看的。而纪录电影的推广和发行应更广泛、多渠道,特别是网络的力量不容忽视。”
谈到互联网对纪录电影的影响,凤凰网高级副总裁刘书表示,视频网站将为纪录片行业带来新的变化,它不仅为网友提供便捷的收看渠道和广泛的片源内容,还将培养更多优秀的纪录片导演,网络平台通过自身的优势将使纪录片得到更好的传播。
反观国际,中国纪录电影之路正长
中国纪录电影票房在中国电影总票房中的贡献微乎其微,而相比之下,国外纪录片却屡屡创造票房和文化奇迹。
2014年,韩国有超过500万观众观看了小制作纪录电影《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其票房超过2亿元人民币。影片讲述了一对相守70余年的老夫妻点滴的生活琐事,然而就是这样一部看似毫无卖点的电影却接连击败进口大片登顶票房冠军。该片在上映初期用7天动员了10万名观众,成为韩国电影史上最快突破10万人次观影大关的独立电影,随后通过口碑传播,在影片上映三周后,观影人数突破100万,当时在韩国成为很大的话题。
在美国,2014年院线上映纪录片达159部,总票房达1亿美元。票房冠军影片《熊世界》的美国国内票房总数将近1800万美元。这部由迪士尼自然公司出品的电影集中了近年来自然类纪录片的优点,而电影摄影师出色、不露痕迹的跟拍最终决定了影片的成功。其他纪录电影像《第四公民》、《人生如戏》、《寻找薇薇安·迈尔》等,不仅在票房上表现很好,电影口碑也不错。
据了解,去年法国纪录电影中深受瞩目的是法国和巴西合拍片《地球之盐》,该片由新德国电影四杰之一维姆·文德斯导演,自去年10月15日上映以来至2014年底,观众已超过81620人次。该片展示了一位摄影师穿行各大洲的照片和心路历程,以此展现出人类社会的巨大变化。而另一部法国纪录电影《上学路上》票房高达228万欧元,仅次于雅克·贝汉导演的纪录电影《海洋》。该片通过跟拍肯尼亚、墨西哥、印度和阿根廷四地的孩子们跋涉数公里去上学的经历,展现出孩子们对教育改变命运的期许。